盘点动漫中的“黑长直”,你最喜欢哪一个?
2025-05-19 11:49:54
继比亚迪和长城,长安汽车-Blue Core(蓝鲸)iDD混合动力系统发布
最近中国汽车自主混动系统接踵而至,继比亚迪DMI、长城柠檬混动系统、奇瑞鲲鹏DHT发布,长安汽车的Blue Core(蓝鲸)iDD混合动力系统也迎来了春天,与6月12日发布。接下来一起来看看到底有什么特色和特点呢,拭目以待。
发布会现场介绍,蓝鲸混动系统将从“全速域、全场域、全温域、全时域”四个角度出发,为用户提供超值的混动驾驶乐趣,怎么理解呢。“四个域”让大家有点蒙,全速域:无非就是想表达蓝鲸混动系统可以在任何速度下都可以驾驶,这点不用过多解释;全场域:就是想表达任何场地下,拥堵城市、畅通郊区、高速都可以高效驾驶,这个基本所有混动系统都可以达到,是不是 还包含高能的越野就不得而知,好像跟混动也不沾边。全时域:All-Time,任何时间都可以开,除非没油,没有亮点。我主要想了解全温域,现在好多混动或者纯电汽车在温度极限情况下都有一定的限制,因为受到电池放电储电影响、内阻增大影响、热安全影响等,多多少少都会对混动系统的功能以及续航、驾驶乐趣带来影响。但是蓝鲸会不会突出常理,带来惊奇的,不抱希望。虽然发布是全文域,不看好,很可能就是不是亮点的亮点。
第二,发布会介绍其混动专用的高性能蓝鲸发动机,采用了智能热管理系统,米勒循环、智能润滑系统等一系列新技术。这些已经不是什么新奇的新技术了,只希望长安继续努力吧,加大科研。对于混动专用发动机更关注的热效率却没有成为亮点,而是宣称在未来五年内达到45%的热效率,那可以这么理解,现在发布的发动机还不能算是混动专用,未来五年实现,可能就是句口头,相比亚迪、长城还有不少差距,虽然是国企,没有发挥重要作用,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之前NUI-T上搭载的40%多的发动机,就那么一个小圈,来糊弄客户。这次不敢冒失了,稍微有点进步。总起来说比北汽给力,现在北汽啥都没有,什么混动发动机、什么混动变速箱,还都是空壳子,多是一纸空谈,PPT造车造梦。原来北汽李总对混动技术等研发很有见解,但是得不到支持,被从上到下的大帮派挤走了。这仅仅是政治,而不是技术,遗憾。
电驱动方面还是可以,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外购的还是自主研发,多数是外购的,不需要多说,大家看看就行.
采用高集成度湿式三离合模块、高效高压液压系统与智能电子双泵技术耦合、小于5微米级四级过滤(系统更可靠)等技术;电机方面,使用IGBT双面冷却、S-winding绕组等技术,其中S-winding绕组技术获得PACE国际大奖。同时,电驱动综合效率达到90%;电机控制器最高效率超过98.5%,动力响应达到毫秒级;电机功率密度为10kw/kg,液压系统压力达到60bar。
电池方面发布会上说,蓝鲸iDD混合动力系统拥有超大容量PHEV电池,电量高达30.7kwh,也还可以,主要是对底盘的结构设计,对乘坐和储物空间影响多少不太清楚。采用交直流双快充技术,全系车型标配6.6kW交流充电,对外放电功率为3.3kW。纯电续航里程达到130km,此外,电池包达到IP68国家最强防护等级,并配置一对一的电池智能安全管家,24小时不间断的安全监控。
双面快充,6.6和3.3,没有亮点,太普通了。再就是续航啊、安全管家啊,没有亮点。
其他的NEDC油耗、续航里程都没有意义,我惊奇的是,竟然使用NEDC发布,现在都不再使用NEDC,而是WLTC,是不是还没做数据,我觉得已经做数据了,可能不乐观,没敢发布。
总体来说,有进步,得表扬,但是说很优秀,不可能。优秀嘛? just so so...
还是那那句话,加大研发投入,重视人才研发,尤其是领导层面要深刻认识到,领导的能力和决策影响至关重要。
2025-05-19 11:49:54
2025-05-19 11:47:39
2025-05-19 11:45:24
2025-05-19 11:43:09
2025-05-19 11:40:54
2025-05-19 11:38:39
2025-05-19 11:36:24
2025-05-19 11:34:08
2025-05-19 11:31:52
2025-05-19 11:29:37
2025-05-18 18:42:41
2025-05-18 18:40:26
2025-05-18 18:38:11
2025-05-18 18:35:56
2025-05-18 18:33:41
2025-05-18 18:31:25
2025-05-18 18:29:10
2025-05-18 18:26:55
2025-05-18 18:24:39
2025-05-18 18: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