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盗版的网文行业:逾四成作家频繁遭受侵权
2025-08-03 15:08:48
乡村记忆(5)-----背篓
背篼是农村最适用的工具,有平底和尖底之分,我们老家主要以尖底者居多。
应该说只要是农村长大的孩子,谁都背过背篼。
背篼是一种运载工具,过去,凡是可以背的东西都可以用背篼来背,粮食可以背,柴草可以背,人畜粪肥都可以背。
以前农民养猪除了喂粮食之外还要给喂草,于是娃娃们便要经常出去给猪拔草。
那时候放学的早,放学之后没有家庭作业,回到家放下书包背起背篼就出门给猪拔草。
有一种植物,我们方言里叫“古子菀”,学名好像叫“打碗碗花”,这是猪最爱吃的植物。
那时候我们常常因为拔不满一背篼猪草而挨家长的骂,其实如果认真拔的话,一背篼猪草也不是难事,问题是我们一旦回到大自然就只顾和小伙伴疯玩,记得当时最爱玩 “溜坡坡”的游戏,在稍陡一点的斜坡上,光着屁从高处滑下来,类似于今天的滑滑梯,但滑滑梯多舒服啊,我们那是黄土高坡,黄土坡凹凸不平,常常会划破衣服,甚至划破屁股,但我们玩的高兴,玩高兴了就忘记拔草了,最后只能囫囵一点乱七八糟的草草充数,背篼装不满,我们就向上抖一抖,虚蓬蓬的看似满满一背篼,实际只一点点,不过这点小伎俩也常常被大人看穿识破。
除了拔猪草,再就是背粪。
那时候架子车很少,集体运粪时基本是大人担,小孩背,星期天,寒暑假,孩子们要去生产队挣工分,大人一天挣十分工,我们娃娃就可以挣五分工。
说是背粪,其实是图热闹。因为孩子多,全村的都来了,孩子们到一起不管干啥都是热闹的,大人用铁锨给我们的背篼抄粪,往往一两铁锨我们就跑了,因此一点都不重,背篼里背着粪还在追逐打闹。
除了背粪,再就是拾粪,“拾”是“捡”的意思,拾粪就是把野外的稀稀拉拉的粪捡回来。
每年的假期我们都去山里放牧,放牧的时候我们要背着背篼把牲口的粪便捡回来,成群结队的牲畜加上七八个拾粪的娃娃、好不热闹! 大家争先恐后的跟在牛、驴的屁股后面,都想在第一时间抢到牲口的粪便,有的孩子甚至冒着被驴踢的危险,看见毛驴要拉便的时候就赶紧抢着把背篼盛在驴屁股下面。
最好拾的要算牛粪,牛拉屎的时候一定是站得稳稳当当,拉下来就是很规则的一大砣,好捡拾。骡马和毛驴的粪便也好拾,稀稀拉拉的一长溜,而且圆润饱满,不多几堆就能装满半背篼。 相比之下羊粪不太好拾,羊粪蛋蛋小,而且羊是边走边拉,走过去就是一绺一绺的,不好拾、一般是拿扫把去扫,但拿着扫把不方便。
文革时期,有一段时间学校里给每一个学生分派了拾粪的任务,每天早上要先去拾粪、然后用背篼背着去学校交差,每天早上,教室外面的台子上齐刷刷摆放的全是同学们拾粪的铁锨、背篼和箩筐,不少孩子因为完不成任务、只好把自己家里的干驴粪偷偷装上半背篼去交差,我有个同桌离家远,完不成任务,我们家养牛,于是我们俩商量好一起去偷我们家的牛粪、有次差点儿让爷爷给抓住。
最高兴的是过年的时候,我们背上一背篼猪毛去街上换鞭炮,一背篼猪毛其实换不来多少鞭炮,但是我们高兴,即便是一小串我们也心满意足了。
背篼的故事真是多得说不完,背篼里背着我们快乐的童年。(田绿洲)
2025-08-03 15:08:48
2025-08-03 15:06:33
2025-08-03 15:04:18
2025-08-03 15:02:03
2025-08-03 14:59:48
2025-08-03 14:57:33
2025-08-03 14:55:18
2025-08-03 14:53:04
2025-08-03 14:50:49
2025-08-03 14:48:34
2025-08-03 11:51:55
2025-08-03 11:49:39
2025-08-03 11:47:24
2025-08-03 11:45:09
2025-08-03 11:42:54
2025-08-03 11:40:39
2025-08-03 11:38:25
2025-08-03 11:36:09
2025-08-03 11:33:55
2025-08-03 11: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