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心得
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心得
1、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心得
昨天晚上,写完了作业,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无疑中看到了六电影频道,正播出着抗战时期的电影。听爸爸一说才知道--昨天竟是抗美援朝战争纪念70周年!写下这篇文章,写下对和平的热爱。
--题记
帮助勿忘中国,那个热爱和平的国度
荧屏上的画面,网络上的资料,还有那铭刻的石碑--无不让我惊讶!这样一场战役,这样一场国与国之间帮助的战役,伤亡竟有36万余人!来自东方之都的中国血液,铺撒在如今飞速发展的国土上!
惊讶之余,我也为中国自豪着。有多久,看到关于中国的字眼,都会不自觉的微笑;有多久,体味祖国千疮百孔,会泪眼朦胧;有多久,看到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在国际伸出救援之手,会心生感触;有多久,每每见到那飘扬在世界还有那宇宙中的红旗而骄傲自豪?这个数字没有界限,因为我是中国人,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我就履行着作为国人的义务 领略着作为国人的祖国山川美好!
这一刻,有多想赞美祖国--赞美您的博爱:在中国复苏还没有多久时,便站在了正义的角度,去帮助;这一刻,有多想缅怀先烈--正是因为那洒在异乡的红色血液,辉映着故国美好的前程!这一刻,有多想高声说上一句--,勿忘勿忘中国,那个70年前为你们领土而付出的国度!
帮助勿忘中国,那个为崛起而努力的中国
洒在土地上的鲜血,留在祖国心中的名字。烈士们用握紧的双手,守护着另一方国土。尽管,那土地上没有我们端庄的方块字没有我们熟悉的中国话,但我们仍然为它的兴旺而骄傲,为它的沉寂而不平!因为,60年风霜雪雨,中国与从未忘记!
中国,从未忘记。从未忘记冒着林弹雨为战士送打糕的阿妈尼;中国,从未忘记。从未忘记那水火两重天里,飘动的声势的浩荡!那是人民对中国的赤诚,那是对英雄的赞歌!
,从未忘记。不论是今天的中朝友谊,还是昨日的鲜血遍地。,用它的旗帜辉映着东方--中国,生死兄弟!一份用几十万生命构筑的友谊,一篇用新纪元换来的历史足迹。
帮助勿忘东方的国度
今日的中国,大地飞歌;今日的,越发强盛。两国的友谊比天长!来自东方的一腔正义,将它铭记;来自的一种鼓励,那是正义中迸发的奇迹!
中国的帮助,是站起来的勇气;中国的帮助,是社会正义的缩影,为新奠基--一片荆棘,中国与共同采撷;一片蓝天,,抛去昨日的背影,像火箭--冲上青天!
这是一段关于帮助的历史,这是一段让中朝两国铭记的历史。
2、纪录片镜子观后感心得范文
2017年4月1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和高中部的`部分班级停课半天。9点钟,在老师的带领下,三百多名学生列队进入学校大礼堂,同时,一百多名学生家长也纷纷落座,他们将在这里观看一部还没有公映的纪录片。
这部纪录片《镜子》是由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天网》栏目经过十年酝酿与策划,两年拍摄和制作才最终完成。该片以代际情感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客观冷静地真实纪录,呈现三个家庭的社会学样本,以情感教育缺失这一新视角,重新审视当代中国家庭面临的亲子关系、亲密关系等情感问题,这是中国首部深刻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的真实电影。为了让社会公众更深入地了解家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纪录电影《镜子》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开启了进校园活动的第一站。
“我是一面镜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实于父母,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与他们是多么相似”,“我告诉你们,最好不要抓着我,你们抓着我是控制不了我的”,“你让他跳,你看他敢吗,他每次说完这句话,我就想我要是再回家我就是孙子”。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在整整九十分钟的放映过程中,每一帧画面、每一段对白都牵动着学生、家长和老师的情绪。
随着礼堂灯光的亮起,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创新人才研究会会长,人大附中联合总校校长刘彭芝首先分享了她的观影感受:“看完以后真的心潮澎湃,很震撼,很激动,跟我有共鸣。两会刚完十九大之前推出这个片子太重要了,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我也很感谢电视台,能够在这个时候适时推出这个片子。”这部影片之所以能引起刘彭芝校长的强烈共鸣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片中关于家庭教育的思考与刘彭芝近年来的倡议不谋而合。2015年6月9日,刘彭芝校长在《光明日报》上发表过一篇署名文章《家庭教育,从教育家长开始尊重孩子,解放孩子》。观影后,刘彭芝再次强调,“家庭教育首先要教育家长,不要光说孩子。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家庭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有一个“问题”的孩子就有一个“问题”的家庭。而且我们家长有很多不太懂教育。尤其生子女家长,有些家长没有资格当家长,他有资格生孩子,但是没有资格教育孩子。”在《心理访谈》著名主持人沙玛阿果的主持下,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副总监童宁,社会与法频道《天网》栏目制片人、《镜子》总导演卢钊凯,《镜子》导演范永东与在座的师生和家长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一名高一的女生首先提问:“我对片子中的一句话特别有感触,‘人生不止只有学习这一条路’,但是我又在想,我们真的能选择其他路吗?”
一位家长对于当下孩子们能够选择的路径较为乐观:“我觉得社会越开放,选择机会越来越多。不像我们成长阶段,选择很少。”
社会与法频道副总监童宁分享了自己把握人生阶段的感悟:“合理地把兴趣爱好放在不同阶段,这是学习最好的时期。”刘彭芝校长把选择和获得自由的基础联系在了一起:“全世界孩子都得念书,那么念的书比较多、知识比较广,将来进入社会就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一个人兴趣会不断提升、不断变化,所以你会有自由,但是自由也是为了我们社会、我铭家做更好的贡献,你的人生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在场的师生难抑观影后的激动心情,就影片内容积极提问求解。在问答中,主创团队还就创作背景和创作初心做了一一解答。《镜子》导演范永东透露了获取片中家庭支持的关键:“拍摄过程中也有很多理解上的,但是我们团队每一个人在抱着真诚帮助这些家庭的信念上,获得了家长的信任。”
3、纪录片镜子观后感心得范文
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问题”,有辍学的,有早恋的,有网瘾的,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家庭教育模式上都存在问题。
当孩子出现迷失的行为,例如不想学习、情绪不稳定、有抵触性情绪时,他反映的很可能是父母间夫妻关系的失衡或模糊。
当孩子出现注意力分散、依赖、易结交坏朋友时,他所反映的往往是父母双重标准、夫妻关系分裂、在家中缺乏归属感。
当母亲的位置缺席时,孩子容易空虚忧郁、焦虑紧张、较优柔寡断,也比较容易发生人际关系问题,难以表达自己,也难与人连接。
当父亲的位置缺席时,儿子很容易发生成瘾行为,例如沉迷于电玩、抽烟、喝酒、吸毒;女儿则很容易发生早熟、食或厌食症、对成年男子有兴趣、期待有人保护。
当父母一方或双方想离开家或死去时,孩子在潜意曙会接收到这个信息,并以逃家、重病、发生意外危险等方式反映,严重者甚至会死亡,因为他们小小的心灵里幻想着:“我代替你走,这样你就可以留下来”或是“我会跟着你一起走,这样我们就永远不会分开”。
改变孩子,父母就要改变自己
一位妈妈跟我谈起她的小女儿。小姑娘已经上小学了,平时听老师和同学反应孩子很聪明,大家还是很喜欢她的。但是最近一次春游中,妈妈发现孩子总是“教训”同学,而且有些刻薄,尤其对班里比她成绩差的学生表现出蔑视。
春游中,老师表扬一位同学:“某某今天表现很好,一直帮助同学,还帮家长拿东西。”
女儿就说:“什么呀!我也会,有什么好表扬的!”孩子表现出生气而且否认了同学的做法,还不承认自己没有做到。
女儿这样的表现,让妈妈非常担心。
我由于对妈妈比较了解,就说:“要知道孩子为什么这样,看看自己平时的言行举止,你平时对孩子是不是要求严格?你对老公的歇斯底里是不是造成了家庭氛围的紧张?”
妈妈喟然而叹,说最近由于大女儿学习问题以及自己的工作有点脾气不好,确实对小女儿严厉了些,也经常训斥老公。
无论这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模仿学习”还是心理学对应的“镜子效应”,孩子的言行常常可以反映出父母的言行。这位妈妈有所醒悟改变了自己待人刻薄和爱教训别人的毛病,还跟孩子进行了沟通,经常跟孩子聊聊学校、学习的事,渐渐地小女儿也发生了变化。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也是终身的老师。家长的改变也使得孩子发生了变化,教育就在无形中产生了效果。
欣赏孩子内在的纯真。
作为家长,我们并不是一定要在所有方面懂得比孩子多,也不是要永远正确,其实我们需要学习谦卑,对人生、对生活,对孩子,我们可以做一个学习者,在自我的成长中带动孩子的发展。和孩子做朋友,尊重孩子对事物、对世界的理解和思考、想象与表达。
相信孩子成长的潜力。
没有必要过度担心孩子的未来,更不应该去剥夺和干预孩子自主的选择权力。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问题,重视和鼓励孩子的立判断和选择,在他们无力的时候推一把,在他们跌倒的时候给予鼓励,相信他们自己成长的潜力,给它们足够的空间和自由去创造和实现自我的价值。
感悟生命存在的意义。
我们应该努力探索和追求自己的理想,活出生命自我的意义和存在价值。父母是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榜样,只有我们做好了自己,孩子自然会受益。事实上,很多的家长不是在孩子身上投入太少而是太多,孩子幼小的心灵上承受了太多的期待、太多的要求、太多的担忧和太多的恐惧,这份厚重的“爱”压得他们透不过气,其实这都是家长缺乏自我价值的表现。
生活的过程,就是孩子受教育的过程,我们随时随地都在以自己的表现,为孩子示范我们希望在他们身上看到的品质和言行。如果说父母是原件,那么孩子就是复印件,家长朋友们只有活出自己的精彩,才能成就孩子真实的幸福。
4、纪录片镜子观后感心得范文
父母对孩子的爱有时却会造成伤害,这究竟是为什么?“问题孩子”的背后是否有一个问题家庭教育模式的存在?北京国际电影节纪录单元入围影片《镜子》昨天在国家图书馆举行了首映典礼暨交流会。作为中国首部深度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的纪录片,该片由央视社会与法频道出品,经过《天网》栏目十年酝酿与策划、两年拍摄与制作完成。
《镜子》讲述了三个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的家庭,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的故事。片中出现的几个孩子有辍学的,有早恋的,有网瘾的,所展现出的“问题”各有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家庭教育模式上都存在问题。比如有的家长将自己的理想寄托在儿子身上,一切以学习为目标给孩子增加心理压力和反抗隐患;有的家庭母亲的忍让妥协、父亲的冷力,让孩子产生了只有做出一些过格的事情才能得到关注的错误想法……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而家庭更是社会的一面镜子”。《镜子》总导演卢钊凯介绍,影片以代际情感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客观冷静地真实纪录,呈现三个家庭的社会学样本,以情感教育缺失这一新视角,重新审视当今时代中国家庭面临的亲子关系、亲密关系等情感问题。
“每一个人都是孩子”。与卢钊凯一同合作执导该片的导演范永东说,这部片子的故事是讲述关于家庭情感教育这个话题,但实际上在故事背后融入了创作者对于人性的理解、对于爱和欲望的思考。他和卢钊凯力图通过影片找到一条线索,一个解决中国人精神层面或者心灵层面问题的线索。
5、“和平方舟”医院船纪录片观后感范文
天蓝云白,阳光灿烂。和平方舟即将启航,这是自2010年以来,该医院船第七次执行“和谐使命”任务。
上午10时许,医院船起航。雄壮的汽笛随之拉响,宣告着和平方舟全体官兵坚决完成任务的决心。站坡的官兵个个英姿飒爽,向码头欢送的首长、战友和亲人挥手告别。
和平方舟“和谐使命-2018”任务,是前往大洋洲和中南美洲的巴布亚新几内亚、瓦努阿图、斐济、汤加、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格林纳达、多米尼克、安提瓜和巴布达、多米尼加、厄瓜多尔等多国进行医疗服务,预计将历时205天。
和平方舟相当于一座海上的三级甲等医院。按航行计划,从舟山出发到第一站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莫尔斯比港,将历时15天。在这15天航渡期间,和平方舟的官兵在忙什么?
打开和平方舟的航海日志,原来船上的官兵把训练和任务紧密结合,他们“航行一路、训练一路、提高一路”。7月4日上午,和平方舟举行了一场复杂海况下的全员额、全要素、全流程的海上医疗救护与后送演练。
“前方一艘某国滚装船起火并发生炸,船上有20余名船员受伤,现火已扑灭,请求我船医疗救援。全船立即进行海上医疗救护部署!”指挥员下达命令。
和平方舟立即向失事海域高速机动,从原来的正常航速18节提高到20节。2名医护人员、2名取证人员和1名翻译迅速登上随船的直8JH型救生直升机,直升机随即升空,前出搜救落水人员。同时,母船迅速放下2艘高速小艇,以30节航速向失事船只驶去……
直升机飞行员马东升第一时间发现了落水人员,救生员陈浩随即出舱凌空而下,在直升机旋翼掀起的波涛中准确地“抱”起了落水人员,仅仅2分30秒就完成了出舱下滑到救人进舱的全过程。
很快,2艘小艇也将20余名伤员运至医院船。检伤分类是抵达医院船后的第一个环节,负责分诊的医生根据伤员不同的伤情,将重伤员立即转送至手术室,将轻伤员送往治疗室。手术室已经做好了环境消毒、手术器械和心电监护器材就位等手术准备。一名伤员颅脑受损,在手术中,手术医生通过无影灯上的摄像头和远程医疗会诊系统,与远在上海的海医大学本部专家组进行会诊,制定出最佳救治方案……
6、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心得
今天,看到一条令人心潮澎湃的消息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将以中共 国务院 委名义颁发“中国人民志愿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这条消息,脑海中忽然涌现出来的,竟是的一句词: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这是一么得太迟的纪念章,先后入朝参战的290多万志愿战士以及无数曾入朝为志愿服务的各行各业人员,能够亲手领到这枚纪念章的人,已经不多了。
这也是一枚分量太重的纪念章,它并不仅颁给仍然健在的入朝参战人员,也是颁给所有志愿指战员 所有曾经入朝的工作人员所有永远留在的志愿烈士的。
颁发纪念章,意味着中国再次确认:这场战争是伟大的战争 光荣的战争 胜利的战争,是永远值得骄傲 值得纪念的战争。
,以无与伦比的胆略和气概,力排众议,做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
美国遭受了其立国以来第一次对外作战的惨重失败,麦克阿瑟也黯然结束了其事生涯。
抗美援朝战争,中国取得了无可争辩的伟大胜利!
也献出了他的儿子!
抗美援朝另一个鲜为人知的地缘治后果,是苏联交还了旅顺港和中东铁路,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摆脱雅尔塔体系束缚的国家。
如此伟大的战争,如此辉煌的胜利,长期以来不能理直气壮的纪念,究竟是为什么呢?
那是因为,有人一厢情愿地想融入美国主导的世界体系,所以太在意美国的脸色了。
隆重的颁发“中国人民志愿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意味着小心翼翼地看着美国脸色过日子时代结束了,我们终于要拨乱反正,光明正大地纪念立国之战了!
让我们为这枚厚重的纪念章欢呼!
让我们为所有牺牲在的烈士洒下热泪!
让我们感谢所有荣获这枚纪念章的英雄们!
让我们抬起头 挺起胸,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7、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心得
昨天晚上,写完了作业,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无疑中看到了六电影频道,正播出着抗战时期的电影。听爸爸一说才知道--昨天竟是抗美援朝战争纪念70周年!写下这篇文章,写下对和平的热爱。
--题记
帮助勿忘中国,那个热爱和平的国度
荧屏上的画面,网络上的资料,还有那铭刻的石碑--无不让我惊讶!这样一场战役,这样一场国与国之间帮助的战役,伤亡竟有36万余人!来自东方之都的中国血液,铺撒在如今飞速发展的国土上!
惊讶之余,我也为中国自豪着。有多久,看到关于中国的字眼,都会不自觉的微笑;有多久,体味祖国千疮百孔,会泪眼朦胧;有多久,看到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在国际伸出救援之手,会心生感触;有多久,每每见到那飘扬在世界还有那宇宙中的红旗而骄傲自豪?这个数字没有界限,因为我是中国人,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我就履行着作为国人的义务 领略着作为国人的祖国山川美好!
这一刻,有多想赞美祖国--赞美您的博爱:在中国复苏还没有多久时,便站在了正义的角度,去帮助;这一刻,有多想缅怀先烈--正是因为那洒在异乡的红色血液,辉映着故国美好的前程!这一刻,有多想高声说上一句--,勿忘勿忘中国,那个70年前为你们领土而付出的国度!
帮助勿忘中国,那个为崛起而努力的中国
洒在土地上的鲜血,留在祖国心中的名字。烈士们用握紧的双手,守护着另一方国土。尽管,那土地上没有我们端庄的方块字没有我们熟悉的中国话,但我们仍然为它的兴旺而骄傲,为它的沉寂而不平!因为,60年风霜雪雨,中国与从未忘记!
中国,从未忘记。从未忘记冒着林弹雨为战士送打糕的阿妈尼;中国,从未忘记。从未忘记那水火两重天里,飘动的声势的浩荡!那是人民对中国的赤诚,那是对英雄的赞歌!
,从未忘记。不论是今天的中朝友谊,还是昨日的鲜血遍地。,用它的旗帜辉映着东方--中国,生死兄弟!一份用几十万生命构筑的友谊,一篇用新纪元换来的历史足迹。
帮助勿忘东方的国度
今日的中国,大地飞歌;今日的,越发强盛。两国的友谊比天长!来自东方的一腔正义,将它铭记;来自的一种鼓励,那是正义中迸发的奇迹!
中国的帮助,是站起来的勇气;中国的帮助,是社会正义的缩影,为新奠基--一片荆棘,中国与共同采撷;一片蓝天,,抛去昨日的背影,像火箭--冲上青天!
这是一段关于帮助的历史,这是一段让中朝两国铭记的历史。
8、和平方舟医院船纪录片观后感心得体会
央视网消息:和平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期盼,在中国海序列里,有一艘以“和平”命名的舰,它就是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入列11年来,9次走出国门,累计航行24万余海里,到访43个国家和地区,为23万多人次提供医疗服务。来看这艘“生命之舟”的无疆大爱。
解放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妇产科主任 陈蕾:吓了我一大跳,最重心衰一共分四级,她已经到三、四级边缘了。
2010年11月,“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前往孟加拉国提供医疗服务。当地医院向船上医生求助,一位患有心脏病的孕妇即将早产,命悬一线。
解放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妇产科主任 陈蕾:很危险,氧饱和上不去,病人咳嗽,我一想,坏事了,肯定是肺水肿。
心脏衰竭,典型肺水肿,血压降低等一连串突发紧急状况,让一台常规剖宫产手术一波三折。
解放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妇产科主任 陈蕾:这一类心衰的,肺水肿粉红色的泡沫痰,我是第一次见。
经过精心的准备和操作,“和平方舟”号专家组从死神手里,夺回这一对母女。为了保证母女完全脱离危险,手术后,“和平方舟”号的医生们整整48小时,昼夜值班。
解放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妇产科主任 陈蕾:当我走出ICU的时候,我说就觉得这阳光这么灿烂,你知道吗?我们两天没有见到太阳了。
一个2.3公斤的孟加拉国女婴就这样在中国医生的手中诞生了。孩子父亲当场为孩子取名为“Chin”,在孟加拉语里这是“中国”的意思,他希望女儿永远记住中国,记住“中国妈妈”。
“Chin”在孟加拉国逐渐长大,她和中国的联系也越来越紧。2013年和2017年,中国海舰艇再访孟加拉,Chin见到了为她接生的“中国妈妈”,感激不尽。
解放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主任医师 孙涛:这孩子确实跟中国人有不解之缘。我们在执行和谐使命当中有很多这样的故事,就播撒了无数的这种爱的种子,我相信这些爱的种子就是在很多年以后,他肯定是会开花结果的。
9、和平方舟医院船纪录片观后感心得体会
万里之外,刚刚轮换到位的中国第6批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第一时间组织官兵观看学习“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的先进事迹。步兵营教导员熊说,医院船走出国门,给世界带来健康,传递和平,增进友谊。维和步兵营肩负着维护世界和平的使命,要特别注重向医院船学习,履行好新时代我的历史使命,筑就和平长城,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它是和平友谊的使者,强报国的楷模。”2017年,“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第二次到访吉布提时,时任驻吉布提保障基地副兼纪委书记的米晋国曾参与了医院船在吉的保障工作,亲眼目睹当地华侨和民众对医院船的热切期盼。“我们每一名海官兵都要奋楫争先、中流击水,为建设世界一流海而努力。”海某部米晋国说。
在祖国最西端帕米尔高原的新疆克孜勒苏分区某边防团,医院船的先进事迹引起了官兵共鸣。过达坂、冰河、翻雪山,刚从海拔3982米巡逻归来的库鲁木都克边防连上士柴斌斌通过4G网络在手机上看到医院船的报道。“我们边防官兵一定要忠实履行戍边使命,守好祖国的西大门。”柴斌斌说。
“和平不是一句口号,和平需要人通过艰苦实践才能实现。”陆防化学院教授黄顺祥长期从事核生化安全防控、日本遗弃化学武器处理工作,他将相关技术“转民”用于大气污染防治,经过5年持续攻关,提出了加快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整体解决方案。“向医院船学习,用自己的专业技术为和平更加努力地工作。”黄顺祥说。
正在进行跳伞训练的空降兵某旅女新兵们,利用往返机场和空降场的间隙,通过“两微一端”对“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先进事迹展开学习讨论。入伍前是一名高中物理老师的女兵薛璐珈说:“作为一名空降女兵,我要和医院船官兵们一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地面苦练动作夯实基础,到空中大胆离机翱翔蓝天,为捍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围绕“向医院船学习,做献身强实践排头兵”主题,武警河南省总队漯河市支队官兵深入展开讨论交流,不久前刚领取医师资格证的卫生员刘李宁说:“虽然我不能远赴海外开展人道主义医疗服务,但我立足本职岗位,潜心研究医学,可以为身边战友服务。”
曾在南部战区海服役的老兵鄢健颐在看完“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先进事迹后留言:“海‘大白’太暖了!这就是真正的和平之师,她的每一寸甲板都写满爱的故事。”
10、湖南纪录片见证观后感心得
新春佳节,本应与家人团圆,一起贺新年。可就在这时,新型冠状病毒向我们伸出了魔爪,向我们进攻,在我们的国土上肆虐。虽然这个病毒强大而又危险,但是仍有不顾生死,不计报酬的勇士们负重前行,奔赴一线,为我们抵御“毒魔”。
你看,84岁的钟南山爷爷,73岁高龄的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奶奶,年龄那么高了,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甚至通宵达旦,仍然奋战在“战场”上,做出了一次又一次的巨大贡献。最危险的就是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他们不顾自己的安危,主动请缨,立即换上了白衣,站在了前沿,为患者治疗,是人们的希望。他们与病毒进行一场场的战斗,不分昼夜,只为能从死神手中救出一个生命。厚厚的防护服,重重的护目镜下面隐藏的是他们疲劳的身体,实在累了,就躺在办公室或走廊边眯一会儿,却从不叫苦或埋怨。我不禁在心底里感叹着:在这场站战斗中,站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他们是多么伟大的!“急难有情,情有馀兮。”还有那么多人紧急召集物资驰援武汉,还有那么多人在居民小区大门口值守测温,还有那么多人深入千家万户摸排检查,还有那么多人纷纷捐款捐物......“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努力,有他们的拼搏,有他们的大爱,疫情每日新增的确诊人数在不断减少,一万,一千,一百,有多地区持续好几天都是0例,出院人数正在不断增加。
疫情固然可怕,但我们要相信中国一定能赢!有了他们,人民的健康才有了保障;有了他们,我们才有了打胜“疫情防控战”的决心。他们,就是中国的模样!
但愿早日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11、湖南纪录片见证观后感心得
今年寒假过的不太安稳,因为不速之客“新型冠状病毒”的到来,让每个人心提到嗓子眼,祈祷着疫情快点儿过去。当我们在家开开心心地过春节时,他们在奋斗,奋斗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在病毒前,我们是如此渺小,但来各个地方的白天使没有放弃反而更加奋斗,他们是疫情中的逆行者!最美的逆行者!
已经高龄的终南山爷爷本应是退休的年纪,他却在祖国和人民最需帮助时站了出来。在1月28日,钟山院士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道,“明确疫情还是局部大发,相信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期间几度哽咽,眼含泪光。有人曾这么评价钟南山院士:他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园丁的担当,一路奔波不知疲倦,满腔责任为国为民。他的的确确令人肃然起敬!
亲爱的“白衣天使”们,此时你们可能还在医院努力着,为了全国人民的健康和安全奋斗着,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风波,你们没有退缩,而是始终坚守着你们各自的岗位,为了人民的安危,没有任何时间去陪伴自己的家人,还有为了更好地工作,女护士剪了自己的一头秀发变成了短发,那本该白白嫩嫩的一双双手却因为长时间的浸泡已经脓肿了,这一画面真的叫人心疼。
希望我们可以顺利渡过难关,我们都在等你瞄来,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12、湖南纪录片见证观后感心得
2023的春节,在所有中国人的心里,注定是一个永生难忘的记忆。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让辞旧迎新的钟声更加沉重,人们脸上的那一个个口罩,让这个春节倍感冷清。
这个冬天,梅花依然宁静的开放;这个冬天,蓝天依旧明净如洗;这个冬天的武汉却非常艰难,全国人民却非常揪心。
与此同时,有一群人,他们正冲在前方,用自己的平凡之躯为身后的亿万中国人筑起防护的堡垒,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不眠不休,战斗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的最前沿。他们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最美逆行者,他们是新时代的最美先锋人物,他们是可亲可敬的白衣天使。
在这群人当中,有一位84岁的老院士,叫钟南山。17年前,这位老院士奋斗在抗非的最前线,为抗击非典立下了汗马功劳。17年后的今天,他临危受命,搭上前往武汉的高铁,再次前往抗击疫情的最前线。没有飞机,他就坐高铁;没有坐票,他就买站票。他在高铁的餐车里办公、小憩,让许多年轻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
86岁的董宗祁老教授,他坐在轮椅上,一上午看了30多个病人,他说:“我这辈子,就是为了救人”;73岁的李兰娟教授,知道国家有难,她毫不犹豫前往武汉,坚定地说:“我打算长期待在武汉,与那边的医护人员一起奋斗!”
在这群人当中,还有无数志愿者默默地负重前行,虽然我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我明白他们是为了谁。他们也许并不富裕,甚至有些贫穷;他们也许并不高大,甚至有些瘦弱;他们也许并不光鲜,甚至有些卑微。他们的形象在我心中是那样模糊,但他们的精神在我心中却是那样鲜明:不计生死,不求回报,真正是“岂曰无衣,与子同裳,与子偕作,与子偕行。”
这世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因为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罢了;这世上哪有什么天生的英雄,只是因为人们需要,才有人愿意牺牲自己成为英雄。
-
- 关于最美公务员先进事迹个人心得总结
-
2024-03-24 00:28:07
-
- 61儿童节的作文
-
2024-03-24 00:27:32
-
- 钓鱼的启示作文
-
2024-03-06 14:37:01
-
- 我最熟悉的一个人作文15篇
-
2024-03-06 14:34:15
-
- 快乐的中秋节作文400字(精选22篇)
-
2024-03-06 14:31:29
-
- 你好2024的作文(通用15篇)
-
2024-03-06 14:28:43
-
- 日出即景作文15篇
-
2024-03-06 14:25:57
-
- 诚实守信作文15篇
-
2024-03-06 14:23:11
-
- 运动会感想作文500字(通用20篇)
-
2024-03-06 14:20:25
-
- 你在我心中作文15篇
-
2024-03-06 14:17:39
-
- 有关清明节的作文400字(精选25篇)
-
2024-03-06 14:14:53
-
- 有一种声音作文15篇
-
2024-03-06 14:12:07
-
- 去海边作文15篇
-
2024-03-06 14:09:21
-
- 在这里作文(15篇)
-
2024-03-06 14:06:35
-
- 书香伴我行作文(合集15篇)
-
2024-03-06 14:03:50
-
- 春节传统节日英语作文(精选35篇)
-
2024-03-06 14:01:04
-
- 身边的艺术作文12篇
-
2024-03-06 13:58:18
-
- 感恩母亲节作文(精选15篇)
-
2024-03-06 13:55:32
-
- 高考满分作文
-
2024-03-06 13:52:46
-
- 关于等待的作文(精选15篇)
-
2024-03-06 13: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