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重庆主城三甲医院名单!一文看懂生病去哪里
2025-02-14 14:19:15
南朝齐武帝萧赜的精彩人生
齐武帝萧赜(440年~493年),字宣远,小名龙儿,东海郡兰陵县(今山东省临沂市)人。南朝齐第二位皇帝,齐高帝萧道成长子,母为昭皇后刘智容。出身兰陵萧氏齐梁房支南齐房。
永明十一年(493年),病逝,享年五十四岁,庙号世祖,谥号为武,葬于景安陵。
那么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南朝齐武帝萧赜的精彩人生,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南齐武帝萧赜的生平简介
早年经历
宋文帝元嘉十七年(440年),萧赜出生于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萧道成的青溪宅第。据说出生那天夜里,母亲刘智容梦到有龙盘踞在屋上。因此,父亲萧道成取下小名为“龙儿”。
最初担任寻阳国(刘子房)侍郎、江州西曹书佐、赣县县令等职。泰始二年(466年),江州刺史、晋安王刘子勋谋反。萧赜因不顺从刘子勋,遂被南康相沈肃之关在南康郡狱中。

少年英武
后来,族人萧欣祖、门客桓康等攻破郡城迎救萧赜。沈肃之率领将吏数百人追击。萧赜和身边的人拼死作战,生擒沈肃之,斩首一百多人,率领身边的一百多人举义兵。
始兴相殷孚率领一万兵力前往寻阳投靠刘子勋,有人建议萧赜截击殷孚。萧赜考虑人数太少,寡不敌众,便退避屯兵在揭阳山中,招兵买马发展到三千人。刘子勋派遣其部将戴凯之担任南康相,又任命军主张宗之部一千多兵力前往协助。萧赜带领部队前往南康郡,在南康口击退戴凯之别军首领程超的数百人,又进击张宗之,大败张宗之部并将其斩首,于是兵围南康郡城。
刘子勋部将戴凯之以数千人固守,萧赜亲率将士尽日攻城,终于攻陷,戴凯之逃走,萧赜杀死刘子勋所任命的赣县县令陶冲之。萧赜占据郡城,派遣军主张应期、邓惠真三千人袭击豫章。刘子勋派遣军主谈秀之等七千人,与张应期在西昌对峙,修筑营垒,双方多次交战难决胜负。听说萧赜准备亲自来战,谈秀之等便退散而去。
叛乱平定后,刘宋朝廷调萧赜进京担任尚书库部郎、征北中兵参军,封西阳县子,兼任南东莞太守、越骑校尉、正员郎、刘韫抚军长史、襄阳太守。又另封赣县子,食邑三百户。萧赜坚决辞让不肯接受。于是转任宁朔将军、广兴相。

平乱之功
元徽二年(474年),桂阳王刘休范谋反,萧赜派兵袭击寻阳,抵达北峤时,叛乱已被平定。宋后废帝刘昱升任萧赜为晋熙王刘燮的安西谘议,萧赜没有接受,又回到自己的领郡。之后转任司徒右长史、黄门郎。
元徽四年(476年),朝廷任命萧赜为晋熙王刘燮镇西长史、江夏内史、行郢州事。元徽五年(476年),宋顺帝刘准即位,调任晋熙王刘燮为抚军、扬州刺史,并让萧赜为担任左卫将军,辅助刘燮一起到任。
同年十二月,沈攸之起兵反叛,当时朝廷的任命还没下达,萧赜看到沈攸之进军的道路中途可以待敌,便领兵占据盆口城做好战守的准备。萧赜的父亲萧道成听说后大喜说:“真不愧是我的儿子!”萧赜要求西进讨敌,但没有得到批准,于是派遣偏军支援郢城。当时平西将军黄回等都受萧赜的节制调度。加任萧赜为冠军将军、持节。
升明二年(478年),沈攸之的叛乱被平定,朝廷转任萧赜为散骑常侍,都督江州、豫州的新蔡、晋熙二郡军事,征虏将军,江州刺史,仍旧持节。封闻喜县侯,食邑二千户。同年调任侍中、领军将军。并赐给鼓吹乐队一部。府中设置佐史。兼任石头戍军事。不久又加任持节、督京畿诸军事。

继位称帝
升明三年(479年),萧赜转任散骑常侍、尚书仆射、中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进封为闻喜公。仍旧担任持节、都督、领军等职不变。配给班剑二十人。
同年三月,宋顺帝册封时任太傅的萧道成为齐公,加九锡,立萧赜为齐公世子。改加任侍中、南豫州刺史,赐给萧赜油络车、羽葆、鼓吹等物,增加班剑仪仗为四十人。将石头宫作为齐世子宫,允许设置左右卫率以下属官,官署、服制和东宫完全相同。后进爵齐王太子。
建元元年(479年)四月,萧道成受禅登基,建立南朝齐,是为齐高帝,立萧赜为皇太子。建元四年(482年)三月初八日,齐高帝去世,萧赜即位,是为齐武帝。下诏命征镇、州郡长官、军屯营部,各行丧三天,不得擅离职守;驻守都市的戍卫部队,一律不得回京城。
同年三月十一日,齐武帝萧赜根据齐高帝遗诏,任命司徒褚渊为录尚书事、书左仆射王俭为尚书令、车骑将军张敬儿为开府仪同三司。六月初一日,齐武帝立长子萧长懋为皇太子。

永明治世
齐武帝十分关心百姓疾苦,即位后,就下诏说:“今年收成不是太好,百姓贫困无食的非常多,京师附近长江两岸,民不聊生。一定要派遣中书舍人前往赈恤。”永明二年(484年),他又下诏酌情遣返军中的囚徒,大赦囚犯。对于百姓中的鳏寡和贫穷之人,要加以赈济。
他提倡并奖励农桑,灾年时,还减免租税。齐武帝提倡节俭,不喜欢游宴、奢靡之事。曾下令举办婚礼时不得奢侈,甚至到他的身后事都力求简朴。他以富国为先,提倡农业,并且下令多办学校,挑选有学问之人任教,以培育人们的德行。
他很重视天灾对平民的危害。当时发生歉收与水患,继位后不久立即补助灾民。扬、南徐二州发生灾年时,他减免租税以减轻灾民负担,以为永制。为进一步缓和南北局势,齐武帝派范缜作为使者出使北魏,范缜的学识和能力受到北魏朝野的称赞。
南朝宋以来许多的庶族地主,为了成为世族来免除所承担的赋役,往往向官吏行贿,在世族户籍黄籍中加入伪造的父祖爵位。早在齐高帝时期就,设立校籍官和置令史清查户籍。
齐武帝继续其父的政策,将那些被认为是伪造的户籍,一律退回本县改正,称为“却籍”。而本来应服役纳赋但利用造假户籍逃避的,都要继续承担赋役,称为“正籍”。不过,在检籍过程中,由于检籍官贪污作弊,结果前面的检籍还没有完成,后面的麻烦又接踵而至,应该却籍的人口没有进行却籍,不需要却籍的反而被却籍。
永明四年(486年)富阳唐寓之为此起兵叛乱,虽然这次叛乱被齐武帝迅速平息,但检籍的政策依然受到庶族的激烈反对。最终,在永明八年(490年),齐武帝被迫妥协,宣布“却籍”无效,对因为“却籍”而被发配戍边的人民准许返归故乡,恢复刘宋升明时期户籍所记载的原状。
由于齐武帝萧赜与北魏通好,使得边境较为安定,减少军事调动。使得在齐武帝在位的十一年期间,政治清明,国内社会安定,带动经济文化的发展,替齐国带来一个小康的安定局面。

晚年去世
永明十一年(493年)正月二十五日,太子萧长懋去世,谥号文惠太子。四月十四日,齐武帝立萧长懋的长子南郡王萧昭业为皇太孙。
同年七月,齐武帝患病。七月三十日,齐武帝病危,下诏让皇太孙萧昭业继承皇位,让百官尽心辅佐,丧礼从简,将自己选定的葬地定名为景安陵,不准建造塔和寺院。当天萧赜去世,享年五十四岁,庙号世祖,谥号武皇帝。九月十八日,安葬于景安陵。
如何客观的评价南齐武帝萧赜?
1、齐武帝萧赜出身低下,沙场征战半生,才终登皇位,性格有时自信有余,有时也不羁形骸。
2、虽然南齐武帝萧赜在性格上有点狭隘小气、刻薄寡恩,但是军事能力不俗,任内断籍也体现了他治理国家的方针,是南北朝时期前十的明君。

南齐武帝萧赜的父亲是谁?
萧道成,字绍伯,小名斗将,西汉丞相萧何二十四世孙。南北朝时期南齐开国皇帝。
萧道成是位博学多才的君主,在历史上享有很高的名声。萧道成生于公元427年,卒于公元482年,享年55岁。以今天的地名来说,萧道成出生于山东省兰陵县。萧道成小时候酷爱武术和文学,熟读《左氏春秋》和儒家经典著作。
公元443年,萧道成开始了军队生涯,凭借自己在军事上的领悟,萧道成屡次立下战功,很快地成为军中名人,得到了朝廷的重视。公元447年,刘宋朝廷动乱,王孙贵族们为了争夺统治权,纷纷成立阵营,为自己的权力而争斗。此时,刘宋朝廷军事大权落在了萧道成手中。
公元447年,宋后废帝刘昱闯入了萧道成府邸,并拿箭射伤了萧道成。萧道成认为推翻昏庸无能的刘宋政权时机到了,便收买了杨玉夫等人杀害了刘昱。随后,萧道成掌握了刘宋朝廷的军事大权和政权,清除了阻碍他的力量。
公元479年,萧道成称帝,改国号为齐,历史上称为“南齐”,并将国都改为建康。此后,萧道成开始了南齐社会的建设。萧道成无疑是一位博学多才、远见卓识的君主。在他执政期间,减轻了百姓的税负压力,恢复了南齐的生产力和生产水平。为了提高社会的文化水平,齐高帝萧道成修建了很多学校,方便了学子的就读。除此之外,萧道成还是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在历史上享有很高的盛名。值得一提的是,萧道成因酷爱围棋,他曾著有围棋书籍《齐高棋图》一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南齐武帝萧赜的母亲是谁?
刘智容(423年-472年),广陵人,员外郎刘玄之的孙女,员外郎刘寿之的女儿,齐高帝萧道成的正妻,齐武帝萧赜的生母。刘智容十七岁时,嫁给萧道成为妻。刘智容慎重严肃,有规程法度,行为一定要依照礼法,家庭上上下下治理得有条不紊。刘智容婚后为萧道成生有二子萧赜和萧嶷。
泰豫元年(472年),刘智容去世,享年五十岁,葬于泰安陵。后因丈夫萧道成的缘故追尊为竟陵公国夫人、齐国妃。建元元年(479年),萧道成登基,追谥刘智容为昭皇后。

南齐武帝萧赜的兄弟有哪些?
1、豫章文献王萧嶷(444年-492年5月27日) 字宣俨,中国南北朝时期南齐高帝萧道成第二子,齐武帝萧赜之同母弟。生母高昭皇后刘智容。
萧嶷为人宽仁弘雅,有大成之量,萧道成特别钟爱他。起家为太学博士、长城令,入朝为尚书左民郎、钱唐令。萧道成击破薛索儿时,改萧嶷封邑至西阳,以先爵赐为晋寿县侯。除通直散骑侍郎,但以偏忧而去官。萧道成在桂阳之役出顿新亭垒,萧嶷为甯朔将军,领兵卫从。刘休范率士卒攻垒南,萧嶷手执白虎幡督战,屡次摧却刘休范军的攻击。事件平息后,迁中书郎。寻为安远护军、武陵内史。
2、萧映(459年—489年3月5日),字宣光,临川献王,太祖萧道成第三子也。宋元徽四年,解褐著作佐郎,迁抚军行参军,南阳王文学。沈攸之事难,太祖时领南徐州,以映为宁朔将军,镇京口。
事宁,除中军谘议、从事中郎、辅国将军、淮南宣城二郡太守,并不拜。仍为假节、督南兖兖徐青冀五州诸军事、行南兖州刺史,将军如故。寻除给事黄门侍郎,领前军将军,仍复为冠军将军、南兖州刺史,假节督,复为监军,督五州如故。

3、长沙威王萧晃,字宣明,太祖萧道成第四子也。少有武力,为太祖所爱。宋世解褐秘书郎邵陵王友,不拜。升明二年,代兄萧映为宁朔将军、淮南宣城二郡太守。初,沈攸之事起,晃便弓马,多从武容,熏赫都街,时人为之语曰:“焕焕萧四伞。”其年,迁为持节、监豫司二州郢州之西阳诸军事、西中郎将、豫州刺史。
太祖践祚,晃欲陈政事,辄为典签所裁,晃执杀之。上大怒,手诏赐杖。寻迁使持节、都督南徐兖二州诸军事、后将军、南徐州刺史。世祖为皇太子,拜武进陵,于曲阿后湖斗队,使晃御马军,上闻之,又不悦。入为侍中、护军将军,以国忧,解侍中,加中军将军。太祖临崩,以晃属世祖,处以辇毂近蕃,勿令远出。永明元年,上迁南徐州刺史竟陵王萧子良为南兖州,以晃为使持节、都督南徐兖二州诸军事、镇军将军、南徐州刺史。入为散骑常侍,中书监。
诸王在京都,唯置捉刀左右四十人。晃爱武饰,罢徐州还,私载数百人仗还都,为禁司所觉,投之江水。世祖禁诸王畜私仗,闻之大怒,将纠以法。豫章王萧嶷于御前稽首流涕曰:“晃罪诚不足宥。陛下当忆先朝念白象。”白象,晃小字也。上亦垂泣。太祖大渐时,诫世祖曰:“宋氏若不骨肉相图,他族岂得乘其衰弊,汝深戒之。”故世祖终无异意。然晃亦不见亲宠。当时论者以世祖优于魏文,减于汉明。
寻加晃镇军将军,转丹阳尹,常侍、将军如故。又为侍中、护军将军,镇军如故。寻进号车骑将军,侍中如故。给油络车,鼓吹一部。八年,薨,年三十一。赐东园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袭。即本号,赠开府仪同三司。
世祖尝幸钟山,晃从驾,以马槊刺道边枯蘖,上令左右数人引之,银缠皆卷聚,而槊不出。乃令晃复驰马拔之,应手便去。每远州献骏马,上辄令晃于华林中调试之。太祖常曰:“此我家任城也。”世祖缘此意,故谥曰威。

南齐武帝萧赜的妻子是谁?
裴惠昭(442?—480年),河东闻喜(山西省闻喜)人,左军参军裴玑之的女儿,母亲檀氏。大约在公元457年,她嫁与萧赜为妻。当时萧赜18岁,裴氏16岁。婚后生了两个儿子,长子萧长懋(即后来的齐文帝)、次子境陵王萧子良。
裴氏性情古怪,虽是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绣,可作为儿媳的她不孝敬公婆,故也不为公婆所喜爱;后来作了婆婆的她又十分苛待儿媳,故而当时还是皇太子的萧长懋对她感情也不深。她对二儿子萧子良的媳妇袁氏要求太过严格,袁氏每有过失时,她都加以指责,从不迁就。
升明二年(478),南朝宋顺帝刘准封萧道成为齐王,封裴氏的长子萧赜为齐王世子,裴氏也晋升为世子妃。
升明三年(479),萧道成称帝建齐后,立萧赜为皇太子,裴氏为太子妃。建元三年(481),裴惠昭死去,谥穆妃。时年约40岁左右。
建元五年(483),萧赜继位为齐武帝,追封裴氏为皇后,谥“武穆裴皇后”,加赠裴氏的父亲裴玑之为金紫光禄大夫,母亲檀氏为余杭广昌乡的元君。
齐永明十一年(493),萧赜死后,裴惠昭所生的儿子、太子萧长懋早已故去,便由萧长懋的儿子萧昭业即位,是为废帝。

南齐武帝萧赜的儿女有哪些?
1、萧长懋(458年―493年2月26日),字云乔,小字白泽,东海兰陵(今山东省临沂市)人。南朝齐时期皇帝(追封),齐高帝萧道成的孙子,齐武帝萧赜长子,郁林王萧昭业、海陵王萧昭文的父亲,母为武穆皇后裴惠昭。
刘宋时期,起家秘书郎,迁任晋熙王抚军主簿。沈攸之事件平息之后,回到都城建康。升明三年(479年)出任左中郎将、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南齐建立后,受封南郡王,为东晋、南朝以来嫡皇孙封王之始,进号征虏将军,迁侍中、中军将军,镇守石头城。
齐武帝即位,授南徐州刺史,册立为皇太子。崇尚名节,礼待文士,审理冤狱,颇得人心。永明十年(492年)去世,时年三十六岁,追封文惠太子。其子萧昭业即位后,追封皇帝,史称齐文帝,庙号世宗,葬于崇安陵。
2、萧子良(460~494)字云英,南兰陵(治今常州西北)人,竟陵文宣王。为齐武帝萧赜之次子,母亲为武帝皇后裴惠昭,文惠太子萧长懋同母弟。早年任刘宋邵陵王刘友的左行军参军、主簿,后升安南长史,南齐建元元年(公元479年)任会稽太守。次年,改任丹阳尹。在此,他开仓济贫,开垦荒田,发展农业生产。齐武帝萧赜即位后,他被封为竟陵郡王、南徐州刺史,后改南兖州刺史。次年,兼任司徒,转护军将军,镇守西州。
萧子良好结儒士,常与文友交流学问。永明五年(公元487年),正位为司徒,居建康鸡笼山西邸,召天下有才之士,其中以范云、萧琛、任昉、王融、萧衍、谢朓、沈约、陆倕等最知名,时称「八友」。他组织这些名士抄写《五经》和百家著述,依据《皇览》范例,编成《四部要略》千卷。并写有劝人为善之作数十卷。此外,他崇尚佛学,在西邸集名僧讲佛论法,并集朝臣僧徒办佛事,还亲自进出为佛事打杂,因而时佛学大盛,《南齐书》本传称「道俗之盛,江左未有也。」萧子良奉戒极严,自名为「净住子」。何胤的学生钟岏进议曰「食蚶蛎不为食肉」,遭到子良的怒斥。范缜不信佛,子良也以为不满。为政体恤百姓疾苦,遇有灾荒,则上奏朝廷宽减役税、开仓赈济,深受百姓拥护。汤用彤赞叹说:“竟陵王者,乃一诚恳之宗教徒也。”

3、庐陵王萧子卿,字云长,世祖萧赜第三子也。建元元年,封临汝县公,千五百户。兄弟四人同封。世祖即位,为持节、都督郢州司州之义阳军事、冠军将军、郢州刺史。永明元年,徙都督荆湘益宁梁南北秦七州、安西将军、荆州刺史,持节如故。始兴王萧鉴为益州,子卿解督。
4、安陆王萧子敬,字云端,世祖萧赜第五子也。初封应城县公。永明二年,出为持节、监南兖兖徐青冀五州、北中郎将、南兖州刺史。四年,进号右军。明年,徙都督荆湘梁雍南北秦六州军事、平西将军、荆州刺史,持节如故。寻进号安西将军。七年,征侍中,护军将军。十年,转散骑常侍、抚军将军、丹阳尹。十一年,进车骑将军。寻给鼓吹一部。
隆昌元年,迁使持节、都督南兖兖徐青冀五州、征北大将军、南兖州刺史。延兴元年,加侍中。高宗除诸蕃王,遣中护军王玄邈征九江,王广之袭杀子敬,时年二十三。
5、武康公主萧氏(?-?),中国古代南北朝时期南朝齐第二任皇帝齐武帝萧赜[zé]之女,下嫁徐孝嗣长子徐演。
6、吴县公主,中国南北朝齐武帝萧赜之女。 吴县公主在嫁给了琅琊王氏王慈的儿子王观。王慈的弟弟王彬尚吴县公主的姑姑临海长公主。王观尚吴县公主,拜驸马都尉,吴县公主,修妇礼,婆婆未尝交答。
7、长城公主,生卒年不详,齐武帝萧赜之女,母不详,下嫁庐江何氏何敬容。

扩展资料:南北朝之南齐的介绍
南齐(479年~502年),是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二个朝代。
开国皇帝萧道成曾在宋明帝在位期间担任右军将军。宋明帝去世后他与尚书令袁粲共同掌管朝政。
公元474年,萧道成平定江州刺史桂阳王刘休范的反叛,进爵为公,迁中领军将军,掌握了禁卫军,督五州军事。此时南朝宋内斗激烈,萧道成逐渐掌握大权。
477年,萧道成杀后废帝刘昱,拥立他的弟弟刘准继位。萧道成被封齐王。在这之后,萧道成铲除了忠于宋的袁粲、沈攸之等人。
479年,萧道成迫使宋顺帝刘准禅位,自立为帝,建立南齐,定都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国号源于谶纬之说。民间有谶歌云:“金刀利刃齐刈之”,意即“齐”将取代“宋”。
502年齐和帝被迫禅位于起兵夺位的将领萧衍。南齐覆灭,南齐是南朝四个朝代中最短命的,仅有二十四年。
2025-02-14 14:19:15
2025-02-14 14:17:00
2025-02-14 01:26:13
2025-02-14 01:23:58
2025-02-14 01:21:42
2025-02-14 01:19:27
2025-02-14 01:17:12
2025-02-14 01:14:57
2025-02-14 01:12:42
2025-02-14 01:10:27
2025-02-14 01:08:12
2025-02-14 01:05:57
2025-02-14 01:03:42
2025-02-14 01:01:28
2025-02-14 00:59:12
2025-02-14 00:56:56
2025-02-14 00:54:41
2025-02-14 00:52:26
2025-02-14 00:50:11
2025-02-14 00:4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