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模系列—芭芭拉·帕尔文,13岁成名
2025-03-29 04:13:23
《西南联大行思录》里那些让人深思的言语
一介先生 运动遇到书 2016-05-05
五一假期,看了由三联书店出版、张曼菱女士写的《西南联大行思录》,只能说让我从另外的角度重新认识了-------在抗日战争中,坚守气节与使命的那一代学人!
本书由序引入,分八章-------南迁、山城、弦诵:教授“立”校、弦诵:“无为而治”、从军、学潮、北归、两岸,为我们介绍了写此书的原因、西南联大的成因、西南联大时的云南、西南联大的治校方针、西南联大学子教授为抗日战争胜利所作出的贡献、北归后国共内战开始、两岸杰出西南联大人
本来想写一片感想,但是想来还是算了,只是非常庆幸能读此书,对于中国抗日战争史又有了不同的认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相信历史将会让我们更好的认清我们这个民族、更客观的评价那个年代有风骨的知识分子。
以下摘抄了本书中一些言语,希望能引起你的共鸣:
一、当人珍惜自己的生命时,要明白自己有什么价值。
二、一个人的青年时代在怎样的环境中度过,决定他一生应对逆境的姿态。
三、大学的本质是启蒙,而不是愚昧;大学的灵魂是思想,而不是驯服。
四、人生就是选择。
五、在北大学到了一个独立的人格。
六、日本民族表面上与中国有很多相似的文雅,而其深层性格,却与我中华道德人性迥然相异,这值得后世研究,引为教训。
七、民风,是自古以来中国人用来衡量一个时代、一个政权和一件事情的标准。
八、那时的人们爱国土,爱每一寸用热血保卫着的土地;现在的人是,只爱自己的“小窝”。
九、也许,要有一种冲破世俗的单纯,才可能解放自己的精神,释放出人的智慧,从而得到一个宏大的世界。
十、知识是一条活的河流。
十一、有兴趣才有理解,有理解才有创造。
十二、高等教育一个最大的目的,就是要打开视野,打开胸怀。
十三、自然的一切都是合理的,这是中国古人根深蒂固的思想。“法自然”是中国人的最高准则。
十四、开发一个学生的智慧,不光是具体的知识,而是一种境界的开发,一种启发你的悟性,你就像有了自己的能量在那儿,不需要从外面找。
十五、“联大爱情”中的最高层次,是默契,相守,一生中彼此认同。
十六、中国人在人生境界上追求“叶落归根”,这是对本源的回归,也是个人对生存总体的重视。
十七、须知言论自由,只是平实地说实话求真理。一不为古人所欺,二不为权势所屈而已。使真理事实,虽出之仇敌,不可度也。使理谬事诬,虽以君父,不可从也。
十八、自由和宽松决定生命的品质。而独处,决定人格的独立坚定性。
十九、历史是过去和现在社会的监督者,是惩罚和表扬的权威者。
二十、一个大学的学风,以文学及史学两系为枢纽。在当今,史学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学术与教育界,关系到整个民族的道德重建。有识之士都认同:真实的历史是战胜愚昧、暴力、非理性的武器,是中国走向民主化和现代化的铺路石。
二十一、中华民族的存在与发展的力量,源自于它深层次的文化精神和凝聚力。那些坚守本土,与自己民族在一起共进退的“人杰”,对于中国的生存功不可没。
在世界上很多弱小民族落后地区的历史上,都会产生这样的“人杰”,他们有如圣贤一般的道德光芒和献身的精神,感召和引领着那些不幸的人。
二十二、一个好的机制,好的生存发展环境,会令人们发生好的信赖之情和信仰,它所提升的是全民的普及的一种道德规范。而一个恶劣的机制,却会毁灭人们的信念和情感,结果是总体的道德滑坡,即使出现个别的献身英雄,也难挽救大局。
二十三、在历史转折关头,杰出人才的眼光投向,往往就是时代发展的方向。
二十四、一个有风骨的人,他的信仰必然是以个人尊严为基础的。而一个不容许人们保持风骨的信仰,必然是不人道和违背人性的,应当质疑。
二十五、一个知识分子的使命,就是让人民不要受欺骗。
二十六、信念和感情,就是最大的文化。
2025-03-29 04:13:23
2025-03-29 04:11:08
2025-03-29 04:08:53
2025-03-29 04:06:38
2025-03-29 04:04:23
2025-03-29 04:02:08
2025-03-29 03:59:53
2025-03-29 03:57:38
2025-03-29 03:55:23
2025-03-29 03:53:08
2025-03-29 03:50:53
2025-03-29 03:48:38
2025-03-29 03:46:23
2025-03-29 03:44:07
2025-03-29 03:41:52
2025-03-29 03:39:37
2025-03-28 11:28:51
2025-03-28 11:26:36
2025-03-28 11:24:21
2025-03-28 11: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