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张大春,听他说《三国》
2025-05-15 07:35:34
有空就多看看家乡吧!眉县70年巨变太震撼
眉县原名郿县,隶属陕西省宝鸡市,位于关中平原西部、秦岭北麓,渭河穿境而过。县域总面积863平方公里,辖7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86个行政村,33万人,是秦将白起、关学创始人张载、共和国上将李达故里,中国猕猴桃之乡和秦岭主峰太白山所在地。1949年5月22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二军六师解放了郿县,县委和县人民政府驻首善(今城关镇),眉县设7个区公所。截至2018年,眉县下辖1个街道、7个镇,另设有1个旅游区、1个森林公园,眉县人民政府驻首善街道。
眉县是宝鸡作为西周文化发祥地、中国青铜器之乡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底蕴深厚。2003年出土的27件西周青铜重器,被誉为21世纪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威风战鼓、高跷赶犟驴、眉户等传统文化享誉省内外。
“山水眉县·创意家园”深入人心,眉县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是全国农村幸福社区建设示范县、全省城乡发展一体化试验示范区、全省关中大地园林化示范县、全省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示范县,常兴镇是全国重点示范镇,汤峪镇是全省重点示范镇,横渠镇是全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镇。金渠镇河底村是全国文明村,汤峪镇闫家堡村、横渠镇豆家堡村是全国生态文化村。
眉县是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全国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全国第三批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县、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双拥模范县、全省“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县、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县、省级回乡农民工创业示范县、全省促进就业工作先进县,2011年—2018年蝉联市对县考核“八连冠”。
撸起袖子加油干
——回顾眉县近十年发展之路
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新时代、新梦想、新眉县。眉县人民正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围绕建设“实力眉县、美丽眉县、法治眉县、幸福眉县”,争做关中率先发展排头兵,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稳中有进、结构趋优、更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态势。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平稳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18年,实现生产总值(GDP)156.98亿元,比上年增长9.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2.35亿元,比上年增长2.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1.45亿元,比上年增长11.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3.18亿元,比上年增长8.8%。人均生产总值5.16万元,比上年增长22.1%。三大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分别为:第一产业14.2%,第二产业58.3%,第三产业27.5%,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妥提升,第三产业比重有所下降,眉县以二产为突破口的产业结构调整成效逐步显现。
特色农业迅猛发展
眉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和现代农业园区突破发展为重点,投资20.94亿元实施猕猴桃果酱生产线、3万吨气调冷库建设等59个农业产业化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抓建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园7个,签订订单10.3万亩。2018年总产量40.5万吨,实现产值30亿。先后建成陕西猕猴桃产业综合服务中心猕猴桃大数据示范中心。为推进猕猴桃产业发展,形成集生产、贮藏、加工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并积极培育猕猴桃专业合作社146户,入社会员达1.6万人。引进新西兰环球园艺、天人果汁等55家知名果品企业,推进猕猴桃产业化,开发了猕猴桃果干、果脯、果酒、果汁等产品。
“眉县猕猴桃”成为首批获得“国家气候标志”认证的优势农产品品牌,猕猴桃产业园区被认定为“陕西省特色出口基地”,入选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百强品牌,成功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全国十佳乡村振兴示范县”,被农业部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授予“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猕猴桃)标准化生产基地”称号。被农业部、国家安监总局授予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称号。
2018年眉县完成农业总产值38.28亿元,比上年增长3.6%。同时积极推进果为特色、畜为支撑、粮为基础的发展格局,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新的进展。粮食、油料面积稳中有减,果品等经济作物面积稳步增长。粮食总产量稳中有增,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 7.25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31%。其中:夏粮3.76万吨,较去年同期稍有下降;秋粮3.49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3.2%。
畜牧业呈平稳态势发展。抓建千头养殖场10个、新增畜禽规模养殖场(户)5个、创建市级标准化示范场2个、建成畜禽有机肥加工厂4个、眉县畜禽存栏量达到121万头只,全年肉、奶、蛋总产量11.9万吨,牧业产值达到5.62亿元。
以“做美生态林业大文章、做活民生林业大产业”为目标,眉县成功打造渭河生态观光农业产业基地。完成造林面积1.79万亩、森林抚育2.5万亩、栽植各类绿化苗木460万株、防护林完成人工造林2000亩、调运容器油松44万余株、完成封山育林6000亩,获得了“GEF三期项目先进示范点”“省级森林城市”“省级苗木花卉示范县”三项荣誉。
“旅游+”模式逐步完善
逐步完善旅游设施,丰富旅游业态,眉县共接待游客1357.6万人次,同比增长3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2.5亿元,同比增长39.6%。眉县抓住第三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创建县建设机遇,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与休闲农业,促进“农旅结合”,建立休闲观光农业、采摘示范点15个,眉县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达到580个,休闲农业从业人数达到5996人,带动3420户农户参与经营,2018年接待消费人数435万人次,营业收入3.25亿元,实现利润总额6380万元。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农耕体验等乡村旅游项目。眉县农村旅游共接待游客189.1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51亿元,其中农家乐、渔家乐接待102万人次,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经济和就业。
牢固树立“太白山兴则眉县兴”的理念,举全县之力加快太白山旅游区建设。全面提升太白山档次和品位。围绕“看日出、观云海、避酷暑、赏雪景、泡温泉”主题,加强与一线旅游网络运营平台的合作,策划开展系列宣传营销活动,做旺做活太白山人气,打造全域旅游核心板块。加大渭河“百里画廊”和秦岭北麓休闲产业带建设,积极实施金渠荷塘小镇、首善美食街区、汤峪民俗庄园等乡村旅游项目,举办首届平阳湖端午龙舟大赛,争取筹办自行车、马拉松等重大赛事,扩大眉县旅游知名度。大力挖掘张载传统文化、扶眉战役红色文化和眉户剧等特色文化,策划拍摄专题影视作品,做优做强研学旅行品牌,提升眉县旅游影响力。
社会事业齐头并进
1.教育事业越办越好。2018年,眉县继续坚持聚焦“建设西部教育强县,争创全国教育名县”奋斗目标,以教育提质创优“5+4”行动为统领,顺利通过“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验收;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了省市标准,顺利通过“省级特殊教育示范校”验收;创建省级“平安校园”1所、市级3所,市级“人防教育示范校”1所。
眉县拥有各类中小学校107所,其中小学39所、初级中学12所(含民办育才)、高级中学3所、职业中学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公民办幼儿园51所。眉县中小学在校学生45931名,其中小学19715名、初中8708名、高中4819名、职业中学2335名、特殊教育111名、幼儿园10243名。眉县中小学在校教职工3726名(含民办学校),其中幼儿园1118名、小学1116名、初中820名、高中496名、职业中学151名、特殊教育25名。
全年举办大中型文化活动89场次。大型眉户廉政剧《杨文洲》在全市各县区巡回演出,树立了眉县廉政文化品牌。“眉县堆漆彩绘漆艺”成功申报为宝鸡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功举办了戊戌年张载关学国际研讨会,拍摄了反映张载生平及伟大思想的电视纪录片《横渠先生》,张载关学思想对外影响力持续扩大。横渠书院被确定为“全省首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地”。
2.“健康眉县”就诊无忧。眉县以“健康眉县建设”为抓手,对原县计划生育服务站进行了整体改造,成立了全市首家县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县人民医院顺利搬迁并投用。顺利通过国家慢性病示范区复审验收,慢病防控水平不断提升。眉县重点传染病发病率275.3/10万,位居全市最低水平,被省卫计委表彰为“全省传染病防控工作先进县”。成功举办全国第三届王焘学术思想研讨暨眉县第二届中医药临证经验交流会,中医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眉县出生人口3067人,出生率9.80‰,出生人口性别比106.3:100。
目前眉县拥有11所卫生院、11所民营医院、3所县级医院,152所标准化卫生室,病床1550张,卫生技术人员2543人,其中:医师730人。
民生保障不断提升
2018年,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全面落实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各项政策,公益性岗位安置710人,公益专岗安置139人,贫困劳动力培训1047人。农村劳动力转移10.1万人,劳务收入13.56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78%以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539万元,扶持创业2200人,带动就业5500人。全年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19229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6741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51322人,征缴各项保险基金2.5亿元,超额完成各项指标任务。年末眉县人口为326177人, 自然增长率4.94‰。
以脱贫质量提升为核心,实施“八大行动”,打好“百日会战”,聚焦关键措施,强化精准帮扶,983户3170名贫困人口达标退出,23个贫困村顺利出列。眉县共成立村级集体经济或合作组织87个,村级扶贫互助合作社62个。建立县级产业扶贫项目库,入库项目116个,计划总投资1.04亿元。累计资助学生63781人次,资助金额3178.07万元,资助建档立卡学生4746人次,资助金额542.9万元。
眉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418元,增长9.6%。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517元,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208元,增长8.4%。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眉县职工收入稳步增长,眉县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初步汇总年平均工资57671 元,比上年增加6868元,增长13.5%。
风雨砥砺,岁月如歌,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70年沧桑巨变,建国70年以来县域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新时代眉县人民必将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创新进取,砥砺前行,再创新高。(眉县电商在线)
2025-05-15 07:35:34
2025-05-15 07:33:18
2025-05-15 07:31:02
2025-05-15 07:28:47
2025-05-15 07:26:32
2025-05-15 07:24:17
2025-05-15 07:22:02
2025-05-15 07:19:46
2025-05-15 07:17:31
2025-05-15 07:15:16
2025-05-15 07:13:01
2025-05-15 07:10:46
2025-05-15 07:08:31
2025-05-15 07:06:16
2025-05-15 07:04:01
2025-05-15 07:01:46
2025-05-15 06:59:31
2025-05-14 16:01:50
2025-05-14 15:59:35
2025-05-14 15:5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