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福州值得去景点列表,肯定没办法都去,根据偏好选择吧
2025-05-22 23:32:59
抗战“最惨烈”白刃战:15万国军吊打10万日军,以弱胜强震撼世界
这是抗战史上,最为惨烈的一场白刃战。
在这场战争中,15万国军囿于险峻无比的地势,与10万日军,展开激烈的白刃战!
双方回到最原始的交战方式
三个小时的时间里,几乎没有一声枪响!
那么,国军和日军又为何会在石牌开战,爆发冲突?
日军的王牌部队又是怎样被国军吊打的呢?这次战役又有怎样的意义呢?
为大家讲述这场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石牌保卫战!
1937年由于淞沪会战的失利,国民政府被迫转移重庆。
长江三峡因地势险要,自然成为了重庆的天然屏障。
石牌位于湖北省宜昌市,距离宜昌城大约四十里路程。
在日军侵占宜昌之后,石牌的战略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时,湖北到四川只有为数不多的小路,根本不能通车,也正因为这一路险要的地形致使日军行军缓慢。
石牌恰好挡在长江一个转弯处,日军如果要攻陷重庆,就必须要从此地经过,因此石牌才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一旦石牌被攻陷,也就意味着,重庆没有了生机!
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屡屡吃亏,为了扭转局势,日方妄想迅速结束中国战况,将兵力全部放置在太平洋战场。
在日军领导层看来,想要攻下重庆,那简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而这样的骄傲自大,也为日军后面被国军战士吊打埋下了伏笔。
为了抵御日军的侵犯,国军早就做好了御敌准备。
1938年,海军先后在石牌建立第一炮台,左右两边又分别设置第一和第二分台。
总共装入了十尊大炮,是整个三峡战场的第一道防线。
同时,海上还设置了长江漂雷队等辅助队伍,在石牌村镇守战场的总共有一百余人,石牌村和宜春城基本位于一条直线上。
关键炮台的位置只要发射炮火,又可以阻挡南津关上面的长江江面的敌军,这对敌军是具有很大的震慑力。
1941年三月,日军派出重兵攻打石牌对面的平山坝,随后又从旁边攻打曹家畈,但国军早有防范,打得日军措手不及,日军吃了大败仗,只好灰溜溜地逃离。
1943年,鄂西会战过去半个多月,日军39师一万多人,由北而南发起正面攻击,石牌保卫战正式打响。
日军不断发起正面攻击以及采取迂回战术,妄想抢先登陆长江滩头,海军则发起炮火反击,江面顿时变成一阵火海。第二天早上,部分日军登陆滩头,在空军的极力掩护中,敌军向国军发起一顿猛攻,最后国军不敌,第十三师也紧急转移。
与此同时,日军的另一支部队也派出三千余人,与其余官兵共同夹击国军,双方激烈战斗三个小时,国军开始向长阳磨市转移。
二十二日,日军再次发起猛攻,攻占磨市,第二天,日军进攻花桥等地,却遭遇国军六十七师反击。
当时六十七师已经交战数回合,只得又向西部转移,最后到达清江。但是日军死死追赶,致使国军第86军伤亡惨重,最后只能转据清江北岸。
几番交战之后,日军直取渔洋关,五月下旬又攻取都镇湾,日军试图正面强渡,却被国军第十三师顽强抵抗。
24日,日军两个部队采取两面夹击,导致国军第十三师死伤惨重。25日,日军渐渐开始攻击国军外围阵地,但由于周边地势险峻,日军接连遭遇国军的反击,在日军通往木桥溪的时候,又被国军第五十分的攻击。
至此,日军妄想从国军侧后方进攻的梦彻底破碎,国军五师十三团在木桥溪一带英勇抗敌。
29日,日军近五千人,在十几架飞机的掩护下向墨坪进攻,日军押着人质步步逼近,国军不忍心向同胞开枪,结果阵地被日军攻占。
负责保卫石牌的是当时国民军队王牌中的王牌军队,第十八军队第11、18师十一师长胡琏、毕业于黄埔军校,他带领众官兵宣誓,誓死保卫石牌村。
五月二十八日,日军进攻11师第一道防线和18师,一天下来,只有11师七连作最后的坚守,给日军沉重的一击。
第二天,日军开始发起轰炸,造成国军伤亡惨重。
次日,当日军几乎炸毁国军所有防御军事之后,七连的战士们仍然死守阵地,上级下令撤退,七连已经损失了四分之三的战士。
29日,日军兵分两路,再次向11师阵地发起进攻,师长胡琏要求官兵战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可双方军事实力相差巨大,七连终究没能抵挡住日军的强攻。
另一边,日军十三师进攻国军18军,18军位于制高点天台观,日军调来飞机,死守天台观的战士们拼死肉搏,最后全部牺牲在战场上。
紧接着,日军开始进攻11师的二线阵地,直逼石牌村前方,这些阵地地势险要,日军的大型武器根本没法进入。
于是日方便出动飞机,多次对国军阵地发起疯狂轰炸。
30日,日军再次发起猛攻,正当战争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师长胡琏下达了一条不容违抗的军令,不用枪而用长刀,和日军开启白刃战。
日军当时有点不解,为何国军战士们会放下兵器,迎面向他们跑来,但是当看见战士们手中的长刀,他们才明白,由于日军的重武器没办法进来,而长刀在他们看来,这是自己的拿手活,日本民族向来崇尚武士道精神,长刀自然是他们引以为傲的战斗手段。
战斗期间,日军竟然放出毒气没有任何防备的国军战士们,只能用袖子捂住口鼻,同时还要一边抗击敌军的进攻。
国军战士们奋死抵抗,三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几乎听不到任何的枪声,那是战士们用身体在搏斗,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到八斗坊,则是此次战役最激烈的地点,双方展开激烈的厮杀搏斗,国军战士们不惧生死,让进攻的敌军没走近一步,都要付出无数鲜血的代价,日军在那里损失了近两千人,谓尸横遍野。
在战斗中,一队日军试图穿过石牌到达伏牛山,师长胡琏立马下令将青天白日旗插上最高峰,命令战士们死守阵地。
这时,国军飞机和美飞虎队也接连出动,协助作战,通过多种战术相互结合的方式,成功击落日军六架飞机。
死守要塞的海军战士也英勇奋战,最后成功遏制住日军的进犯,日军久攻不下,战斗优势逐渐向国军转移,国军战士们士气大涨,更加奋勇击敌。
五月最后一天,日军开始大逃亡,撤出国军阵地,转身向反方向跑去,国军战士们立马追击敌军,最终日军大败而归,国军成功保卫石牌村,守住了国民政府的最后一片战略要地!
六月三日,这场战争已经基本平息,但是死于这个战场上的战士们的灵魂,将永远被人们铭记。人们不知道的是,在白刃战上牺牲的战士们,一大部分还只是16岁左右的孩子,在那样一个本该在校安心读书的年纪,却毅然决然地投入保家卫国的战斗中来。
战士们多数来自农村,因此也没有吃过什么有营养的东西,身体普遍矮小,如果没有在战场牺牲的话,这些孩子已经是八十岁左右的年纪,该享天伦之乐了。
然而,他们没有只想着自己,而是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中国这片土地,让这片土地上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得以过上如今的幸福生活。
即使敌军是日军的王牌部队,但国军战士们丝毫没有过害怕,他们个个昂首挺胸向前,用自己的热血,将自己的忠诚爱国之心,展现得淋漓尽致。
正是因为国军战士们用生命顽强地抵御敌人的入侵,用身上的每一寸血肉去战斗,才让战争胜利的天平,顺利偏向了中国。
在这次战役中,中国的派出的十五万战士,最终伤亡一万多人,日本方面派出的十万官兵,死伤达两万五千余人。
这样一场惨烈的战役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历史意义呢?
首先,这是一场日军和国军交战,国民党以落后的武器装备、军事实力,吊打日军的一次战役。
同时,它使日本妄想占领重庆,快速结束中国战场的“美梦“彻底破灭。它不仅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节点,也被西方军事家大力赞誉。
这其中,源于战士们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源于他们不畏生死的顽强意志力,这场战役是一次妥妥的逆袭战争,也是中国军人用生命换来的和平。
参考资料:
《二战最惨烈白刃战:石牌保卫战!国军以少胜多,大败10万日军》
《石牌保卫战》
《震惊世界的石牌要塞保卫战》
2025-05-22 23:32:59
2025-05-22 23:30:42
2025-05-22 23:28:27
2025-05-22 23:26:12
2025-05-22 23:23:57
2025-05-22 23:21:42
2025-05-22 23:19:27
2025-05-22 23:17:12
2025-05-22 22:56:29
2025-05-22 22:54:14
2025-05-22 22:51:58
2025-05-22 22:49:43
2025-05-22 22:47:27
2025-05-22 22:45:12
2025-05-22 22:42:56
2025-05-22 22:40:41
2025-05-22 22:38:25
2025-05-22 22:36:10
2025-05-22 22:33:54
2025-05-22 22: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