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11份工资曝光普工低的17000元,高的4万多,平均也有两三万
2025-07-22 20:53:14
民国风云:近代中国军阀混战的历史沉浮
中国近代军阀混战发生在民国时期,其出现有着极为复杂的历史背景。
辛亥革命成功后,清帝退位,民国建立,然而中国却迅速陷入了军阀混战的乱局之中。这一现象的主要成因有二:其一,当时中国经济以地方性农业经济为主,各地基本能够自给自足,这便为军阀割据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其二,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分别扶植不同的军阀作为代理人,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争夺矛盾进一步加剧了军阀的割据纷争。
要深入探究这段历史,需从主要军阀说起。袁世凯领导的北洋军团在清朝灭亡前规模庞大,其旗下有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三位杰出学生,号称北洋三杰,民间分别称他们为龙、虎、狗(此处狗为夸赞之意)。
左:王士珍 中:王士珍 右:王士珍
在东北奉天,张作霖本是土匪,因在日俄战争中表现出色而实力大增并扩编军队,后被清军收编。辛亥革命时,他夺得东北最高领导权,其势力被称为奉系军阀。在山西,阎锡山考上山西武备学堂并留学日本,回国后成为清朝上等军官。他在山西响应同盟会起义,成立军政府并被推举为都督。清朝灭亡后,他立即拥戴袁世凯,其势力被称为晋系军阀。此外,云南都督蔡锷是梁启超、谭嗣同的学生,曾响应革命军,其旗下军队称为滇系军阀;广西提督陆荣廷响应革命号召反清后继续留任,其势力被称为桂系军阀。
袁世凯成为民国总统后,与南方革命军矛盾重重。他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出台《中华民国约法》,解散国会。1915 年,袁世凯竟称帝,引发护国运动。南方军阀以蔡锷为领袖反对袁世凯称帝,段祺瑞等人也表示反对,袁世凯最终抑郁而终。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中央方面,黎元洪任总统,段祺瑞任总理,恢复约法和国会。但黎元洪与段祺瑞不和,张勋充当和事老却强行拥戴溥仪复辟。段祺瑞镇压复辟后,黎元洪引咎辞职,冯国璋接任总统。段祺瑞和梁启超等人成立新政府,自称再造共和,而孙中山认为段祺瑞的共和是假共和,遂从海外归来,联合桂系、滇系军阀发动护法战争。
1916 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出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和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直系主要人物有曹锟、吴佩孚、孙传芳等,占据北京、天津、河北、江苏、湖北、江西等地;皖系主要人物有段祺瑞、徐树铮、段芝贵等,势力范围包括安徽、山东、上海、浙江、福建、陕西等地。皖系在段祺瑞领导下,利用总理身份扩张势力,得到日本扶持;直系以黎元洪为首,背后有美英支持,双方因权力争夺矛盾不断,即“府院之争”。
1917 年,因是否对德、奥宣战等问题,黎元洪和段祺瑞产生矛盾,段祺瑞煽动 10 余省区的军阀通电“独立”,发兵进逼北京。张勋趁机拥清废帝溥仪复辟,段祺瑞率兵讨伐,重新控制政权。随后,段祺瑞废掉旧国会和《临时约法》,引发孙中山在广州发起护法运动。段祺瑞派冯国璋进入湖南与护法军队作战,冯国璋却私自签订停战协议。后来曹锟派吴佩孚攻入长沙、衡阳,段祺瑞却违背承诺,任命自己手下为湖南督军,导致直系与皖系结怨。
1920 年,直皖战争爆发,皖系被直、奉军击败,北京政府由直系控制,皖系军阀逐步被消灭。直奉联合控制北京政府后,又因地盘和权力分配问题产生矛盾。1922 年 4 月,首次直奉战争爆发,奉军战败,退出关外。1924 年 9 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10 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囚禁曹锟,吴佩孚腹背受敌,主力被歼灭,率残部仓皇南逃。1925 年 3 月孙中山逝世后,北京政权实际上被奉系首领张作霖控制。原属直系的浙江督军孙传芳,成为直系后期最有实力的首领,并组织浙、闽、苏、皖、赣 5 省联军,自任总司令。吴佩孚也乘机纠集直系势力。
1926 年 6 月国民革命军北伐开始后,先在湖南、湖北消灭吴佩孚的主力,接着在江西、福建击溃孙传芳军队,不久直系军队的残部也分别被消灭。1927 年 12 月,四军向东江转移,在五华岐岭与陈铭枢、陈济棠粤军相遇,四军攻势迅猛,陈济棠部首先溃败,也牵动陈铭枢部,两部粤军被击溃。接着黄绍竑、徐景唐桂粤联军又开到,与四军相遇于五华谭下。四军号称铁军,桂军号称钢军,双方相互不服对方的称号,一开战就进入了白热化,激战三天三夜,双方各阵亡八千多人,是民国军阀混战中非常激烈的一场战斗。1920 年 7 月 14 日,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和以吴佩孚、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为争夺北京政府统治权在京津地区进行直皖战争。战争结果是直系和奉系军阀合作击败皖系军阀,共同取得北京政权,段祺瑞下台。
1928 年 6 月,奉军统领张作霖在返回奉天(今沈阳)时被日军炸死,其子张学良继任奉军总司令。12 月,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国民政府,信奉三民主义。东北易帜标志着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全国的统一,也意味着北洋军阀割据时期的结束。
军阀混战造成政局动荡,社会生产无法正常进行,给广大人民带来无穷灾难。直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逐渐壮大,并最终取得全国胜利,才结束了这种混乱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这一时期的历史纷繁复杂,涉及众多人物和事件,具体细节还有很多,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可以查阅更多相关资料或书籍。
2025-07-22 20:53:14
2025-07-22 20:51:01
2025-07-22 20:48:44
2025-07-22 20:46:29
2025-07-22 20:44:14
2025-07-22 20:42:00
2025-07-22 18:35:14
2025-07-22 18:32:59
2025-07-22 18:30:44
2025-07-22 18:28:29
2025-07-22 18:26:14
2025-07-22 18:24:00
2025-07-22 18:21:44
2025-07-22 18:19:30
2025-07-22 18:17:14
2025-07-22 18:15:00
2025-07-22 16:32:45
2025-07-22 16:30:31
2025-07-22 16:28:16
2025-07-22 16: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