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的故事和传说(盘点与北京故宫很有)
2025-09-06 09:15:41
一个人的眼界有多重要
眼界,顾名思义是眼睛能看到的范围。而实际是指一个人见识的深浅或者认知的水平。
一个普通人的眼界有有多重要?它不仅能决定你的生活质量,还能改变你的前途命运。
我为什么把道德摆在第一位说,因为它是一个人的认知和见识之所以存在的基础。
所有背离了道德的认知和见识都是荒谬而无意义的。
道德是准则
有些人很固执,虽然他们什么理都懂,什么事都知,但在利益面前,固执让他们变得面目全非,狭隘让他们站在了道德的“制低点”,最终“占了理却失了德”。
“占了理却失了德”七个字,说明了一个最基本的道理:德比理更重要。
知与不知,就是眼界。
当然,道德绑架是不可取的,但道德沦丧更可怕。
千夫所指
有些人仗着自己对事物的狭隘认知,竟把道德当做生存的底线,进而站在道德底线之上谋生寻财
殊不知,“道德才是这个社会能正常运转的最重要条件”
法律可以约束犯罪,但犯罪毕竟是极少数,而如果没有基本的道德自觉,社会将变成什么样呢?
人和动物的最大区别并不是思考而是道德。
人和动物的区别
道德是全面约束社会运行的法则,没有专门的课程去学习它,社会就是最好的老师。但好老师也会教出来坏学生,所以一个人的眼界就很关键了。
比如这句“占了理却失了德”,你知道并认可这句话,就是你的眼界宽度。
如果不知道它,你就可能成为那个为了蝇头小利而站在背德的边缘,被千夫所指之人。
千夫所指扭曲面庞
懂得互换位置去思考的人,是有眼界的和格局的。
互换位置
人天性是倾向于自私的,无私皆为后天修养而成。
所以基于天性,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是简单的,不假思索便可以轻松作出决断。
而站在对方的角度,换个位置去思考同一个问题,就是一种眼界的体现。
它难吗?不难!
但,“懂得换位” 往往比“思考”本身更难。
懂得换位比思考本身更难
眼界是学识,同时也是一种态度,而这种换位就是态度。
有些问题看似迷浊,也有些争执看似不可能调和
唯有宽阔的眼界可以缩小事物本身的因素,让一切变得简单明了。
与自己对话是哲学,但它并不晦涩
与自己对话是智慧,但它并不难懂
与自己对话是修养,但它并不孤独
和自己对话
与自己对话更像是一种人生感悟,回过头幡然醒悟,才看清来时的路。
脚印有深有浅,影子忽明忽暗,路虽崎岖但不算泥泞,黑暗里有光,却闪着泪花。
黑暗里的光
一个人朋友再多,交际再广,也需要一个独处的时间,只有独处才可以静下心来思考。
思考什么?
思考过去,当下和未来。
思考自己,他人和关系。
思考对与错,得与失。
思考人生的价值,生命的意义。
在思考中总结,在总结里思考。
总结不是落幕,是人生的主旋律,我们不断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总结,再去体味酸甜苦辣、五味杂陈。
眼界还是一种世俗的眼光。
阅历得以在思考和总结中保留下来,成就了世俗的眼界。
它像学识和态度一样重要。
毕竟“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嘛
有人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旅游 ”
是啊,不去世界的每个角落转一转,我凭什么相信世界就是你说的那般模样。
有时候,受了伤害的人容易困在一个“死胡同”走不出去。
把他换个地方,让他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当他看到外面的世界如此之大,之丰富多彩,回过头他会明白,那些所谓的柴米油盐,为情所困统统不足挂齿。
“双脚是用来走路的,也是用来丈量人生的。”
走过多少路,就有多少见闻,而见闻就是眼界,眼界开阔了,烦恼就少了,
烦恼是一种痛悟,而困在原地的人,或因不能自拔,或因等待,又或者有太多不舍。
这一切皆因我们眼界不够广阔
走出去吧,和过往挥手告别。
与喜欢的人攀谈,与动人的景合拍,与美好的事不期而遇 …
作者随手拍的花儿
喜欢的看官,点个关注吧
2025-09-06 09:15:41
2025-09-06 09:13:26
2025-09-06 09:11:11
2025-09-06 09:08:56
2025-09-06 09:06:41
2025-09-06 09:04:26
2025-09-06 09:02:11
2025-09-06 08:59:56
2025-09-06 08:57:41
2025-09-06 08:55:26
2025-09-06 08:53:11
2025-09-06 08:50:56
2025-09-06 08:48:41
2025-09-06 08:46:26
2025-09-06 08:44:11
2025-09-06 08:41:56
2025-09-06 08:39:42
2025-09-06 08:37:26
2025-09-06 08:35:11
2025-09-05 14:2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