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还记得这位著名作家:王愿坚
2025-05-16 15:14:28
1979年中越第五次换俘,11军战士冯发全,为何配合越南发表谴责?
1979年3月5日后,对越自卫反击战的部分部队陆续撤军回国,沿边各地群众纷纷欢迎英雄们的回归。此时,战斗已经接近尾声,还有部分兄弟部队依然在越南境内,进行扫尾工作。50军150师向上级请示,要求部队走出国门,到实战环境中得到锻炼。
面对没怎么打过实战的部队,广州军区前指认为,战事接近尾声,让战士们锻炼锻炼也是非常不错的。于是,150师仓促上阵。没想到,对方求战心切,在遭遇越军伏击之后作出不负责任的决定。以致200多人被俘,8连负责干部冯增明、李和平带领连队集体投降。
此时,稍微放松下来的广西前线司令员许世友正在看着香港武打片,听到参谋送来的急电后,瞬间脸色铁青:
“丢脸,简直就是丢了中国军队的脸……”
一、扫尾工作数百人被俘
1979年2月17日清晨,对越反击战正式打响。经过28天的战斗,我军投入20多个步兵师,以其排山倒海的气势直接攻克谅山。以惩罚的名义让黎笋集团彻底意识到,中国言出并行,绝不会只是说说而已。
1979年3月5日,随着中央军委下令,中国大军开始陆续撤军回国,与此同时,还有被俘虏的越南士兵。据悉,我军参战的50余万大军中,仍然有数百人下落不明。这些人当中,有的已经将热血撒在了战场上,有的因为受伤被困越南,也有的已经沦为俘虏。
此时,越方手中的我军战俘不到40人,多数是丧失战斗能力的伤病员,而我军俘虏的越南武装人员却有数千人之多。彼时,双方之间的俘虏人员差距,一目了然。可是,这样的情况却并没有坚持太久,在后续的扫尾工作中,一个命令让我军损失惨重,被俘人员更是达到全军总数的百分之八十还多。
随着第一线参战部队陆续回国,受到了各地群众的欢迎。此时,50军150师跃跃欲试,要求进入越南境内,掩护剩余友军的撤退,同时锻炼一下各士兵的实战能力。显然,这对150师里的新兵蛋子来说,确实是难得的锻炼机会,面对150师的请示,广东军区前指随即同意。
然而,事后的扫尾工作并不轻松,150师面对的可是穷凶极恶的越南军队,虽然他们被我军打的落花流水,但是却并不甘心。依然尾随我军想要趁机偷袭。此时,毫无任何周密计划安排的150师仓促上阵。
面对这支大部分都是仅数月安排上来的新兵,不得不让人捏了一把汗。由于150师在战前才被扩编为甲种师,士兵数量从6000人扩充到了10000人。这就急需要提拔一大批领导干部,来指导这些新兵。
于是,部队大规模提拔干部,原来的连排长几乎都升了半级,老班长升为排长,入伍一年的老兵升为班长、副班长。显然在这种过于拔苗助长之下,这些连队干部的军事素质以及指挥能力还达不到岗位要求。部分士兵、干部问题也在作战中彻底被暴露出来。
3月11日中午,雄赳赳、气昂昂的150师448团进入越南高平市以南40余公里的班英附近,由于缺乏经验,警戒分队以及各部尖兵均没有提前发现越军,直接踏上了越军的阵地上。此时,身后的团前指以及几个连队遭遇从河内赶来的越南精锐部队伏击。
一时之间,枪炮齐鸣,双方立即展开战斗。然而,前锋部队眼睁睁看着团前指遭受越军部队攻击,却不知道从侧翼攻击越军。而是坐等命令,以致延误了战机。
越军并不恋战,在突袭了448团团指之后,立即转移阵地。此时,根本就搞不清楚敌人状况的448团,连对方有多少兵力、火力情况以及作战意图都一无所知,在与上级汇报的过程中,显然一时说不清楚。
眼看前方敌情不明,150师边下令448团边收缩阵形,边打边撤。
这一决定看似完美无缺,却忽略了目标越大、越集中,损失也越惨烈的情况。当晚,在1连、8连奉命撤退的途中便被越军死死咬住,对方的火力十分凶猛,让我军一时之间无法脱身。
据悉,448团得知150师的另外两个团前来增援,以为能够全身而退。却不料,越军直接封堵了448团的后路,在各个山口以及出口安排了精锐伏击部队。一时之间,448团前指、二营1000余人陷入重围。
面对敌人的围堵,连队干部的军事素质缺点彻底暴露出来,几乎没有一人敢站出来挑大梁,指挥全员进行战斗。在这个空隙内,最终不负责任做出了“分散突围”的决定。如此的轻率决定下,直接将自己置身于越军的炮火下。
显然,看到我方如此战斗力,越军在448团回撤时,打了一个歼灭战。据悉,该团前指、二营、一营1连、三营8连等部陆续被越军分割包围,共失散542人,丢失各种枪支407枝,200多人先后被俘。
其中包括团参谋长、二营教导员以及十多名排长。不过,令人可耻的是,8连负责干部冯增敏、李和平带领连队集体投降。
事实上,我军部队在越南战场上,在火力、兵力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基本上在战场上的胜利局面一边倒,150师448团的溃败,无疑让人火大。广西前线司令员许世友听到这一结果之后,也是脸色涨得铁青。
令人更加可恨的是,越南方面将俘虏带到公众面前,进行大肆报道,企图瓦解我军军心。如此情况下,部队严格下令,不允许收听敌台相关信息。不过,这件事情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很大轰动。
二、第五次换战俘突发情况
1979年5月初,在国际红十字会的调停下,中越双方开始交换战俘名单。其中我方战俘共有239人(其中1人伤病死于羁押期间),而越方战俘共计1636人(仅为在押的越南人民军、公安军。其他临时武装起来的边境居民,被带到无人地界释放。)
1979年5月19日,我军本着人道主义精神,提前遣返一批越军被俘人员。
而在1979年5月21日,中越双方首次开始在国际红十字会以及各国媒体的见证下,交换被俘人员。
鉴于之前,越方故意在公开场合将我军战俘拉出来“报平安”的做法,此次交换战俘,我方邀请了西方媒体来到现场,而越方也邀请了苏联方面的媒体记者。
事前双方已经确定好了交换名单,在联合国代表保梅尔的监督下,双方正式交换花名册,之后开始各自逐人进行清点核实,在双方都无异议的情况下,双方战俘均被予以放行。
只见我军战俘在跨过分界线的一刹那,就将越军给发下的衣服脱了下来,然后仍在地上狠狠的用脚踩了几脚,随即揉成一团向越军方向扔去:
“去你的,统统还给你们,我们不稀罕。”
随后那些被俘的中国士兵赤裸着身躯跑向久别的战友,几人抱在一起失声痛哭。有的士兵更是趴在中国的土地上,久久的亲吻了很长时间。或许这一刻,所有人才感受到祖国的亲切。
而另一边的越军战俘,回到自己营地后,被要求扔掉我方赠予的部分物资,像毛巾、杯子等,然而,丢脸的是,或许越南物资太过贫乏,一些战俘舍不得那些东西,被仍走了之后又跑出去捡回来,这一幕恰好被外国记者纷纷记录下来,令越南政府丢尽了脸面。
6月22日,中越双方商定的第五次换俘时间,也是最后的一次。这次遣返的人员也较多。然而,就在双方战俘走向各自的营地时,突然一个名叫许开良的战俘出列站了出来,发表声明称:黎笋集团背信弃义,破坏中越友谊,自己愿意一直留在中国,与其建设社会主义国家。
这一突发的声明发表,令越方脸面丢尽,联合国监察官提议暂停交换,并召集双方代表紧急磋商。显然,越方战俘的临时声明,无疑在那些外国记者面前揭发了越南黎笋政府的背信弃义,这显然会在国际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
此时,越南政府唯一想要弥补的就是挽回自己的颜面,随即找来一名曾经从昆明军区第11军叛逃出走的士兵刘玉(后经查明刘玉真名为冯发全),让他宣读了一份谴责中国侵略越南的声明。
显然,这样的操作在外人眼里,无疑是多此一举。因为叛逃与战俘根本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背叛国家的人,而后者却是代表着越南军人的心声。
此次,我方一共交换回来238名官兵,这些人回来之后,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体检,然后进入“学习班”接受教育和相关审查。
其中大部分士兵经过审查之后,回到自己原来的部队继续服兵役,而一些士兵却要受军法处置。因为这些人在被俘之时,出现了变节行为。或者是受到越方的煽动,思想方面出现改变,这些都必须严肃处理。
不少人受到开除党籍、军籍的处分,数人被判刑。150师448团8连的原负责干部冯增敏、李和平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
显然,这样的军队党政干部,根本就是我军的污点,自然需要踢出军队。或许这些人会后悔,会不甘,但是在家国大义面前,任何人都需要有一颗忠于祖国的心,这绝对不仅仅是说说而已,而且还要付诸行动。
结语
总而言之,此次交换战俘问题,无疑牵扯出一些士兵以及军队干部意志不坚定的情况,对于战士来说,只要穿上了这套军装,就要对得起国家,对得起自己那颗爱国的心。
参考资料:
中越战争战俘纪事
2025-05-16 15:14:28
2025-05-16 15:12:12
2025-05-16 15:09:57
2025-05-16 15:07:42
2025-05-16 15:05:27
2025-05-16 15:03:12
2025-05-16 15:00:57
2025-05-16 14:58:42
2025-05-16 14:56:27
2025-05-15 23:08:45
2025-05-15 23:06:30
2025-05-15 23:04:15
2025-05-15 23:02:00
2025-05-15 22:59:45
2025-05-15 22:57:30
2025-05-15 22:55:15
2025-05-15 22:53:00
2025-05-15 22:50:44
2025-05-15 22:48:29
2025-05-15 22:4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