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丨马本斋:无坚不摧 回民支队打不垮
2025-07-05 13:15:33
阿尔比派在法国南部的活动及其影响
阿尔比派又称为“清洁派”,现在普遍认为阿尔比派最早出现在十二世纪中期,当时外国传教士在法国和神圣罗马帝国布道。由于该派的宗教思想主要源于摩尼教的二元思想。因此,可以说阿尔比派是西方土生异端宗教和摩尼教二元论的完美结合。
摩尼教的教义主要是所谓的“二宗三际”,其中的二宗指光明与黑暗,即善恶二元,“三际”指初际、中际和后际。摩尼教要求门徒苦行,不饮酒,不吃肉,不得结婚,以物质为罪恶的根源,务求精神的解脱。
该教派理论的实质是否定现世,毁灭现世。阿尔比派正是吸收了摩尼教的这些教义建立了自己的一整套理论体系来对抗天主教会。其教义基础是神学的二元论。它认为宇宙间有善恶二神,上帝是善良光明的,创造了灵魂,撒旦是邪恶黑暗的,创造了物质。现世世界是由撒旦创造的,是邪恶的。
在精神世界里,人们的灵魂都是属于光明的上帝,在物质世界中人的身体和灵魂是受困的,属于黑暗的上帝,人要摆脱肉体的羁绊,将自己的灵魂从肉体的困扰中解脱出来,以便死后进入光明的王国。
其教义的主要特点是直接反对教会的教义。他们否定《旧约》,崇尚《新约》。阿尔比派也否定耶稣基督的肉身来自玛利亚,他们认为基督没有真正的肉身,也没有真正死过,十字架上的他只是一种幻想。
并且他们拒绝任何方式的宣誓,这种做法在当时是很危险的因素,因为中世纪的社会凝聚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忠诚宣誓。
阿尔比派还要求废除教会的教阶制,取消什一税。这样,阿尔比派利用二元论宣称封建秩序和罗马教会是由撒旦所创造的,是恶的教会,教皇是魔鬼的代表,否定罗马教会神职人员的一切宗教活动和罗马教廷的最高权威。
一方面,阿尔比派的教义挑战天主教的权威,另一方面,阿尔比派“完人”使徒式的苦行生活更是对天主教教士的冲击,它与当时天主教士的奢侈腐化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
在12世纪由于教会的财产迅速积累,一些高级教士的生活越来越腐化,他们穿着俗人的衣服,参加世俗的娱乐活动,喝酒、赌钱、娶妻。修道士也不受清规,不再从事劳动、祈祷、吃斋和禁酒。
财富不仅使他们脱离了使徒的清贫,而且使他们深深的卷入了世俗事务中。他们没有能力传教,也没有能力与异端进行斗争。朗格多克地区僧侣们腐化和愚昧达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有的僧侣允许公开编写污秽的书籍,允许在教堂内唱淫歌,许多传教士爱奢华、没教养、懒惰,甚至公开买卖圣职。
面对教士的腐化和奢侈与使徒式清贫理想之间的强烈反差,许多虔诚的基督徒陷入了困惑。而此时宣扬使徒式苦修主义的阿尔比派填补了这一内心需要。
阿尔比派内的等级划分很简单,有“完人”和“平信徒”两个阶层。完人有严格的戒律,禁欲、清贫守道、弃绝财产和世俗斗争、禁食所有除鱼以外的肉制品和任何奶制品,严守守斋期。
完人在布道时,通常穿着特殊的黑色服饰,背一个简单袋子,里面装着《新约》,这与天主教教士们巨大的生活供应品、马匹和鲜亮的衣服形成鲜明的对比。他们克守清贫,在传播福音时从不收取报酬,没有固定居所,也没有自己的财产。
小山村蒙塔尤的一位信徒表达了他们对完人的看法:“使徒们走过的通向真理和公正的道路,只有纯洁派。
他们从不拿别人的财产,即使路上看到金子或银子,他们也绝不捡起来放进自己的口袋里,他们相信使徒的信仰,也就是说,信仰纯洁派的人比信仰其他教派的人更容易得到拯救。完人的数量虽然不多,但是他们的影响力非广泛。
他们虔诚的信仰,高尚的道德赢得了众多阶层的崇敬,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教派,这其中就包括雷蒙六世伯爵和其他南方贵族。他们被称为“好人”,在每一个城镇都受到欢迎,并且受人尊敬。由此可见,阿尔比派真正的力量并非来自于少数的完人,而是来自其巨大的感召力,民众的推崇。
阿尔比派的平信徒不必与完人一样过严格的使徒式生活,他们可以随意生活,组建家庭和食肉。他们平时为完人提供食物、住宿和保护,唯一的基本义务是拒绝效忠当时天主教会,并在死前接受“精神洗礼”(Cousulation)仪式。这种仪式是在信徒临死前由“完人”主持举行的,其目的是洗涤生前所有的罪恶。
值得注意的是,阿尔比派中很多女性也有机会成为“完人”。在阿尔比派中,没有男人和女人之分,他们认为在摆脱肉体的羁绊后,二者都将走向无性的统一状态,只有接受慰藉礼和没有接受慰藉礼的人,女完人拥有和男完人一样的权利和义务。
临终者接受女完人和男完人的精神洗礼都可以洗涤生前的罪恶。阿尔比派中的妇女比正统天主教的妇女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和更多的权力,因此,阿尔比派在法国南部吸引了大量女性信徒。
本着“物质都是邪恶的”这一思想,阿尔比派一切从简。它批评正统天主教所要求的繁复圣礼。阿尔比派的仪式只有在两种情况下比较复杂,一种情况是刚加入教派时,另一种是由平信徒晋升为“完人”。
除此之外,其他仪式都是非常简单,这样可以使更多的人能够得到救赎。例如,阿尔比派不需要教堂,他们有“屋子”即可,虔诚的信徒在这里集会。这种简朴是对抗天主教派的另一大优势。
在这样的基本方针和特征的指导下,阿尔比派逐渐发展,到1167年,法国南部的阿尔比派信徒势力已相当庞大,他们在图卢兹集合并公然召集自己的宗教会议,建立自己的教区,任命自己的教区主教,向天主教会挑战。
12世纪末13世纪初,阿尔比派以阿尔比城为中心按照自己的方式建立主教区,当时共有11个主教区,南法就占4个,自己召开主教会议,其势力在该地区压倒罗马教会①。其占据城市数以千计,教徒更是数以万计。
“污染了将近100个城市”。并据统计,朗格多克地区的“完人”(骨干和中坚分子)数量竞达700-800名。据此推算,信徒人数总数可高达1.4—1.6万以上,其规模声势浩大可想而知。
12世纪法国著名的修士克莱沃的贝尔纳在巡视了图卢兹地区后悲叹说:“教堂里没有信众,信徒没有神甫,神甫没有威信,教徒没有基督。
教堂不再被认为神圣,圣事也不被认为神圣,节期无人遵守,儿童不受洗礼。”他的秘书更为“教会的圣事和神职人员受到怠慢”,“教会的一切制度受到攻击”而深感绝望。
有一个无名的教会人士在十二世纪惊呼:“我们这些教会领导人,比教会诞生时期基督的粗俗弟子还胆怯。我们惧怕非教会人士,否认或不敢讲真理,只会保持沉默”。
阿尔比派发展的如火如荼,除了以上说明的两点得到南方广泛的支持外,还因为这个地区的各阶层均与教会有冲突。上文中提到法国南部,尤其是朗格多克地区是当时法国最富庶的地方,手工业、商业和城市的发展都比北方更为成熟。
南方由于城市发展新兴的市民阶层与教会有深刻的利益冲突。政治上,教会反对城市独立,并给予镇压,这引起的市民的不满,因此经常会看到市民打杂教堂以发泄不满情绪。
经济上,教会反对市民的商业贸易活动,诋毁商人是“心灵萎靡”,不仅如此,教会因有种种特权的保障,其手工业产品的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自然也会引起工商业的仇视。文化上,教会更是压制人民的思想,但凡有不同的主张便打上“异端”的标签。
同时,农民阶层对教会也有不满情绪,教会对农民的搜刮不愿放弃一丝一毫。另外,是上层统治集团封建主企图利用阿尔比派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一点在下一节中有阐述。阿尔比派反应了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突破封建束缚的要求。
与天主教教士的腐化堕落相比,阿尔比派朴素的生活使其更受大众甚至是一些贵族的欢迎和支持,在贵族的保护下迅速发展。阿尔比派二元论的教义冲击了罗马天主教,动摇了其权威地位,其迅猛的发展势必会招致教会的血腥镇压。
早期的阿尔比派之所以能够幸存并且不断壮大,离不开世俗贵族的支持。虽然,图卢兹伯爵雷蒙五世曾帮助教会反对异端,但是很多南部贵族要么对异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么积极的支持他们,有的甚至加入教派。
天主教会为根除异端做出很多努力,包括教皇亲自派遣特殊使节,但是由于南部贵族的保护,这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尽管没有人公开声称支持异端,但是从南部贵族对镇压异端的不作为可以看出其对天主教教皇发起的镇压活动毫不积极。
而且这种态度蔓延到整个南方社会,主要的表现之一就是天主教和清洁教派并存,甚至在一个贵族家庭中同时存在着两个教派的信徒。
天主教会认为阿尔比派在朗格多克地区的渗透和蔓延是对其是一种挑战。直到雷蒙六世时异端的迅猛发展,最终导致阿尔比十字军战争的爆发。
雷蒙六世与他的父亲对异端的态度截然不同。尽管雷蒙六世宣称自己支持教会,是教会虔诚的子民,但是在利益冲突面前,他还是毫不犹豫把自身的利益置于教会利益之上,甚至还会持有反对教会干预政治的态度。
雷蒙六世与其他南部贵族一样对镇压异端行动不积极。他对待异端分子不仅仅是简单的宽容,而且还暗中支持他们,甚至一度想要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员。
曾经他允许阿尔比派的完人在他面前布道讲义,之后让他们安全的离开;他甚至准许异端分子住在他的城市里。有记载伯爵他自己曾宣称拒绝《旧约》,相信是邪恶的撒旦创造世界,据此很多人指控雷蒙六世是阿尔比派信徒。
如果对异端的宽容态度在法国南部是普遍的,那么雷蒙六世默默地支持异端也似乎是合乎情理的。事实上,在朗格多克地区对异端分子的支持和对天主教神职人员的敌意态度根深蒂固。
很多城市的封建主们,与大部分的贵族一样,赞同支持阿尔比派,例如有权势的富瓦伯爵,他的妹妹就是阿尔比派“完人”。显然,他们对镇压异端分子不可能积极热情。无论如何,雷蒙受这样政治环境的限制是不可能采取过于武力的行动的。
这就不难怪在1205年当他被要求对异端采取镇压行动时,他口头上声明是教会虔诚信徒和服从教会,支持教会对异端的镇压,但是没有采取任何实际行动。
无论是出于对阿尔比派的同情也好,对完人的崇敬也罢,雷蒙六世对阿尔比派宽容最根本的原因是,他想利用阿尔比派的力量夺取罗马教会属下各主教区拥有的大量土地。
阿尔比派敌视教廷的财富和教堂的华丽,反对征收什一税,图卢兹伯爵正是利用这点企图染指教会财产。
不管怎样,阿尔比派在雷蒙六世的领土上发展壮大并成为教会的棘手问题。“正是民众热情与贵族刀剑之间的联合,使得阿尔比派俨然成为对天主教会迫在眉睫的威胁”。
面对雷蒙六世的不作为,教会决定采取暴力惩罚。从1204年到1205年,教皇英诺森三世多次向法王腓力二世·奥古斯都请愿镇压异端。
然而腓力二世对出兵南部没有兴趣,此时他正与英王约翰激战。况且法王之前的离婚问题受到教会干涉,他对此耿耿于怀,仍有积怨。
总而言之,阿尔比派的广泛流行,成为法国南部大封建领主的一个工具。他们利用阿尔比派的力量抢夺罗马教会下各主教区的土地。
阿尔比派在各封建领主的保护支持下规模迅速发展,他们组成与罗马天主教抗衡的教会,拥有主教区和大批信徒,引起了罗马教皇的高度警戒。
异端“在接下来的圣战中遭遇灭顶之灾”,反过来雷蒙六世这种对异端分子布道说教的宽容态度,也导致教会怀疑他,并最终成为十字军战争的牺牲品。
2025-07-05 13:15:33
2025-07-05 13:13:18
2025-07-05 13:11:03
2025-07-05 13:08:48
2025-07-05 13:06:34
2025-07-05 00:47:58
2025-07-05 00:45:43
2025-07-05 00:43:27
2025-07-05 00:41:12
2025-07-05 00:38:57
2025-07-05 00:36:42
2025-07-05 00:34:27
2025-07-05 00:32:11
2025-07-05 00:29:56
2025-07-05 00:27:41
2025-07-05 00:25:26
2025-07-05 00:23:11
2025-07-05 00:20:56
2025-07-05 00:18:41
2025-07-05 00: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