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曲靖北站的“尴尬”
2025-05-17 23:49:56
破迷开悟侃烦恼(一五六)
自荐不走寻常路
——子昂碎琴
“子昂碎琴”,是一则典故,说的是唐朝诗人陈子昂怀才不遇,千金买琴摔而碎之,随之向观众散发诗作,一夜之间,名滿京华。
“子昂碎琴”,又称“子昂摔琴”。陈子昂,字伯玉,故有“伯玉毁琴”之说。
世事如棋。并不是所有妙招自荐都能捎来好运气。
武则天亲自接见并授官,着实让陈子昂激奋一阵子。出道不久,他发现梦寐以求的仕途,不过是鲜花与荆棘覆盖的陷阱。不惑之年的他,跌落其中再未爬上来。春梦随着胡琴一起破碎了。
《唐人传奇》载有陈子昂为扬名入仕,千金摔琴的故事。
这一天,有一位西域商人在长安东市卖胡琴,标价千缗。围观的人都很惊诧,这是什么胡琴,要那么多的钱呀!
西域商人声称,这是汉代赵五娘寻找蔡邕时弹的古琴,为稀世珍品。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好奇地传着看,但却没有识货的。
陈子昂看了琴后,二话没说,倾囊把琴买下。围观者都感到惊奇,问他为何出此高价?陈子昂说:“我生平擅长弹奏这种乐器,只恨未得焦桐(古琴名),今见此琴绝佳,千金又何足惜。”
众人异口同声道,愿洗耳恭听雅奏。陈子昂说道:“敬请诸位明日到宣阳里寒舍来,我为尔等演奏。”
第二天,众人如约而至。陈子昂捧着胡琴走到宾客面说:“子昂虽无二谢(南朝诗人谢脁、谢灵运)、(陶)渊明之才,但也有屈(原)、贾(谊)之志。”
陈子昂把话语转向自己:“蜀人陈子昂携诗文百卷,奔走长安,到处呈献,竟无人赏识。演奏乐器,只是低贱的乐工专长,我辈岂能耗此精力。”说罢,举起琴来,摔地而碎。
未得众人回过神来,他拿出诗文分赠宾客。“一日之内,声华溢郡”。
陈子昂不拘一格的自荐方式虽然有些悬乎,但诗名“为远近所称”,却是事实。
陈子昂花费千金买琴,继而摔碎,如果按现代人评判,分明是当众摆阔,或是有钱就任性。殊不知,他的异常之举,缘于心间深深压抑着难言的苦衷,摔琴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陈子昂的家族是蜀中大族,先辈中出过很多名流。辅佐汉高祖刘邦的谋士陈平,即是陈子昂二十八代世祖。
陈子昂出身于一个经营井盐的富豪之家,父亲陈元敬慷慨仁慈。《新唐书》载,有一年发生饥荒,陈元敬接济乡亲们,“一朝散万钟之粟而不求报”。
作为“富二代”的陈子昂,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用史书上的说法,“以豪家子,驰侠使气”。陈子昂整日和一群纨绔子弟舞枪弄棒,尤好剑术,“十七岁尚不知书”。
有一次,陈子昂击剑失手伤了人才弃武从文。浪子回头金不换。他慨然立志,谢绝旧友,发愤攻读,遍览经史百家,终于学有所成,并写得一手好诗文。
“朝为田舍郎,暮为天子堂”,是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人生理想。陈子昂二十一岁,走出三峡,北上京城长安,进入国子监读书,次年参加科举考试,名落孙山后,返乡隐居读书。
唐高宗末年,陈子昂决定到长安应试。那时进士考试,卷子不密封,考官除了看考生的卷子外,还要看他的名气,更重要的是看是否有达官贵人的推荐。因此,应试者首先要在长安出名,使自己的诗文让一些有身份、有名望的人知晓。
陈子昂四处登门,向显贵名流赠诗献文,无奈由于自己声名不显,朝中无人,不是被拒之门外,就是遭受冷言相讥,功名事业一筹莫展,令其忧愤交集。
陈子昂摔琴散诗,就是在这种无奈背景下所釆取的扬名之举。也有人认为,陈子昂发挥腰缠万贯的优势,精心策划了一场堪称完美的自我炒作。
陈子昂诗名打响后,接着,官运悄悄走近了他的身边。
宋代尤袤《全唐诗话》载:公元683年,唐高宗驾崩于东都洛阳,在要不要送遗体回帝都长安安葬问题上,满朝文臣武将争论不休。
陈子昂这时刚中进士,只有功名尚无官职。于是向武则天上书了一封《谏灵驾入京书》。文章洋洋洒洒,文釆飞扬,最给力的一句话是“天子以四海为家”。陈子昂力劝朝廷爱惜民力,高宗就近安葬洛阳为宜。
武则天是位爱惜人才的女皇,尽管才子骆宾王曾与她唱过对台戏,依然受到任用。
当下,武则天展读陈子昂奏疏,非常赏识他的文采与见识,于是破例召见陈子昂。子昂才思敏捷,对答如流,女皇亳不吝啬地封他一个中书省麟台正字。“麟台正字”,唐代官署名,也就是当时的秘书省。不久,荣升右拾遗(后世称陈子昂为陈拾遗),从八品。主要职责是向皇上进谏。
春风得意马蹄疾。刚毅正直的陈子昂,具有远大政治抱负和政治热情,企图施展自己才能,为国为君做个诤臣,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武则天当政期间,任用酷吏,大兴酷政,告密成风,还四处征伐。于是,陈子昂铤而走险,犯颜直谏,要求女皇废除严刑峻法,严惩酷吏奸佞,息兵安民,选贤任能,建议以儒家仁政治国,还大唐一个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奏疏直击弊政,也触到了武则天的痛处,恼羞成怒,陈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
通天元年(696年),武则天将屡犯君威的陈子昂“下放”到建安王武攸宜军中任幕僚(军事参谋),随军北伐契丹。
武攸宜出身亲贵,是武则天亲侄儿,领兵打仗少谋略,一战致使前锋部队全军覆没,军心大挫。
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攸宜以“素是书生”为由,“谢而不纳”。陈子昂一腔忠君报国之情,就在主帅的轻描淡写中泡了汤,其难堪与失望可想而知。
陈子昂心有不甘,又进言武攸宜请求领兵血战沙场。武攸宜不耐烦了,将其降为军曹,相当现在班排长一类的职务。
贬谪与陷害,令陈子昂跌落人生低谷。迷茫裹胁着烦恼,失望掺杂着悲怆,一起向他袭来。他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孤寂和苦痛,却不知向谁倾诉。
陈子昂在仕途幻灭的过程中,为唐初诗风的探索,蹚出了一条新的途径。
陈子昂针对初唐浮艳的诗风,尤其是当朝盛行的绮错婉媚上官体,进行无情地抨击,力主恢复汉魏风骨。
陈子昂诗风格刚健而清峻,格调苍凉而激越,一扫齐、梁以来的颓靡之风,被誉为唐诗革新先驱。其代表作《登幽州台歌》,以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而成为千古绝唱: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400多年来,一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后演绎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世人引用了亿万万次,绝对是出现频率最高的成语之一。
《登幽州台歌》是一首有故事的诗篇。诗人连连遭受挫折,眼看报国宏愿化为泡影,某日,从抗击契丹的所在地,来到幽州(今北京境内),登临高台极目远眺,思绪万千。
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为战国燕昭王招纳天下贤士所建。曾置万镒黄金于上,延请天下奇士。很快招到乐毅等贤能之人。
陈子昂慷慨悲吟,诗中表现出壮怀激烈、沉郁苍凉的情绪,发出了宇宙无垠,人生有限,生不逢时,壮志难酬的慨叹。
千百年来,陈子昂传世的百余篇诗作博得读者的喜爱。杜甫《陈拾遗故宅》中说他是“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韩愈《荐士》中称赞他:“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元好问则夸道:“论功若准平吴例,合著黄金铸子昂”。意思是说,按照陈子昂对唐诗的贡献,可用黄金铸一座丰碑。
陈子昂结局很是悲惨。三十八岁那年从前线辞职返乡,不幸接踵而来:先是老父病故,接着被武三思爪牙县令段简找个借口,收系狱中,半月之后“忧愤而卒”。
其生命永远定格在四十二岁的皇历上,与悠悠天地合为一体,令无数“粉丝”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自荐有妙招,诗作美名扬,缘何仕途多舛?《旧唐书》究其原因是:“褊躁无威仪”。此句怎么理解呢?
性格决定命运。陈子昂个性中隐潜致命弱点,就是心胸有些狭隘,脾气又非常急躁,不夠沉稳,缺乏将军那种不怒自威的仪态、风度与气质。
“胎里带”的性格,不是谁想改就能改掉的。本性难移嘛!
2025-05-17 23:49:56
2025-05-17 23:47:41
2025-05-17 23:45:26
2025-05-17 23:43:11
2025-05-17 23:40:56
2025-05-17 23:38:41
2025-05-17 07:23:05
2025-05-17 07:20:50
2025-05-17 07:18:34
2025-05-17 07:16:19
2025-05-17 07:14:04
2025-05-17 07:11:49
2025-05-17 07:09:34
2025-05-17 07:07:18
2025-05-17 07:05:03
2025-05-17 07:02:48
2025-05-17 07:00:34
2025-05-17 06:58:18
2025-05-17 06:56:02
2025-05-17 06:53:47